风景驻农家 乡村展“兴”颜—— 榕江县“美丽庭院”建设为乡村振兴增彩添绿
时间:2022-05-30 09:41:19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古诗词里关于田园美景最动人的描写之一,而今,在榕江县不少乡村都成为了现实。

  房前屋后干净卫生、室内窗明几净、庭院鲜花绽放,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花开农家正成为榕江县一道道靓丽风景,带动全县人居环境整体纵深推进;全县更积极推动党建、产业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合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

  梅雨时节,走进榕江县平永镇乔亥上寨,愈发葱郁的植被环抱着村庄,几个村民在水田里忙碌着,燕子低飞,白鹭起舞,一切都浸润在雨天的水雾中。

  沿着串户路向村子深处走去,两旁醒目的竹筒上种满鲜花,废旧轮胎像花盆般点缀其间,空置的地里种满瓜果,各色绿植尽情舒展,花香果香引人沉醉……

  来到村民杨玲家中,只见硬化了地面的小院干干净净,十几盆花卉点缀其中,郁郁葱葱,赏心悦目。“原本我就是很喜欢花的,今年村里搞庭院建设又多栽种了十几种,加上每家每户都把柴棚翻新成生产储物间,院子里不再乱堆乱放,每天看着心情都很好。”杨玲一边用笤帚清扫着院子里被雨打湿的落叶一边介绍。

  今年以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乔亥上寨在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对寨内花园、菜园、果园进行修整改造,打造生态宜居的自然村寨。“哪里好就向哪里嘛。”面对村“两委”的动员,杨玲和村里人想的一样,积极投工投劳,建设美丽家园。

  杨玲今年60岁,丈夫和孩子都在外务工,一个人闲暇的时候就约着村里的姊妹们唱唱苗歌,而今又多了一个拍抖音的爱好,“饭后漫步赏花”“随手一拍都是美景”……简单的几句话,配上村子里各个角落的风景照。“连在外打工的儿子都夸‘今年家乡的变化真大’。”

  如今在平永镇,像杨玲家这样的美丽庭院随处可见。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庭院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俨然一幅美丽的田园生活画卷。

红色引领成就满院芬芳

  而在40公里外的古州镇高文村,平常的庭院景色里又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红色”。

  这个有着2091名苗族同胞居住的村落,是红七军转战经过的地方。走进寨子,一座篆刻着两行金色醒目大字“瞻仰红军胜史不忘初心兴国是,缅怀先辈丰功牢记使命建华章”的红军纪念亭映入眼帘,沿着红军步道漫步,只见红军长廊等村民娱乐休闲文化项目一应俱全,道路两旁种植三角梅、毛竹等花草树木,全村庭院硬化工程全面完成。

  “脱贫攻坚期间,全村构建‘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组织体系,做好党建融合文章,发展乡村产业,逐渐把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党建统领优、特色产业强、生态环境美的县级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先后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谈起过去的成绩,村支书黎应松十分平静,在他看来,如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发挥好全村22名党员的作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是目前最要紧的任务。

  高文村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委员会,以党员为代表,主动作为,通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工作,充分调度群众积极性、参与度、荣誉感。让群众能够自觉爱护、保护家园环境卫生,“主人翁”意识增强。此外,村里每周一开展全村大扫除,以老党员+老村干的形式,带动公益性岗位+群众,逐一改善群众坏习、恶习,助力文明村寨创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方寸之间”变身“致富宝地”

  微菜园、微花园、微田园、微果园……走进崇义乡敦仁村,数目繁多、色彩斑斓的绿色植物让人目不暇接。一眼望去黄土外披、风吹尘起的景象早已被洁净美丽的村貌取代,各家房前屋后装点着鲜花,杂乱荒凉的宅基地则种满了油茶苗。

  2018年,随着榕江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敦仁村64户370人搬到了县城。但原来的宅基地如何利用,成了摆在村支两委面前的难题。

  为切实盘活村里易地扶贫搬迁户老地基,结合村中主导产业,敦仁村按照100元/年流转49宗宅基地,用于实施油茶苗圃基地建设,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大户”的组织实施模式,前期由村集体合作社统筹实施,后期鼓励群众报名反包到户进行分散管理,目前村集体合作社共育苗15万株,预计可实现总产值39万元。

  一直在外务工的村民石庆富,今年回家过年听说村集体公司招人,就留下来试试。“现在我主要做花卉、油茶管护,日常管护公共场所卫生,每天有120元左右的收入。”他一边给油茶苗除草一边笑称,“给村集体打工,就近照顾老人孩子又能赚钱,值!”

  目前,敦仁村已建成庭院式小花园、小果园等50多处。共种植油茶苗10万株、花卉苗木1500株,吸纳8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不仅村内环境得到了美化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敦仁村特色田园乡村生态宜居示范试点的进程,更让“庭院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告别“脏乱差”,迎来“洁净美”。榕江县农村大地,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渐次展开。下一步,全县将紧抓贵州省支持“黎从榕”打造粤港澳“桥头堡”的机遇,将该镇更多的村寨变为“致富资源”,让广大村民不仅能留住“田园乡愁”,更能品尝到致富的“甜头”。(记者 王佳丽)

  1. 上一篇:黎平县护苗绿书签行动进社区
  2. 下一篇:架起干群“连心桥”—— 丹寨县“五定五破”创新推进“院坝协商”基层民主实践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