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的酒席告别送不完的礼金
2014年,天柱县开始在渡马镇试点发展“合约食堂”。甘溪合约食堂由200余户村民出工出力合建,由甘溪侗寨“寨管委”管理。随礼不超百元,香烟不超13元,酒水不超20元。升学、非首次乔迁新居、生日庆典、参军入伍等酒席,合约食堂均拒绝。合约食堂制定了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餐具、厨房、餐厅安全等制度,制定了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煮饭炒菜用的灶台、锅碗瓢盆等餐具及桌子、板凳等用具均由乡政府购买或由群众自发购置,保证合心合意。
改变的开端源于一次大胆的尝试
甘溪合约食堂的推出,掀起了办红白喜事的节俭之风,并有效抵制了以前村民们之间的整酒攀比,办酒省钱,吃酒也省钱,真正让百姓们不再“害怕吃酒”,大家开开心心吃饭,真正为喜事相聚。
自甘溪“合约食堂”试点成功后,天柱县大力推广“合约食堂”治理模式,即由村党支部牵头,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30-50户的自然寨,利用闲置学校、家祠、老公楼、集体仓库等资源,整合部门项目建设资金、社会能人捐助、群众自筹等多渠道资金,建设“合约食堂”。设置厨房、储物间、餐厅等,统一配备满足20桌就餐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电冰箱、消毒柜等常用设备,配套建设公厕、垃圾池、污水池、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目前,天柱已建成农村“合约食堂”100多家,每场宴席可为村民节约2万元左右,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合约食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刮起一阵“移风易俗”文明风。
积极探索“合约食堂+”模式
助力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 不断创新“合约食堂”管理模式的内涵价值和外延功能,以“合约食堂”品牌为引领,升华出“合约食堂+两禁一限”“合约食堂+道德讲堂”“合约食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模式,将原来简单的办酒场所转化为凝心聚力话发展的集村民议事、调解纠纷、政策学习、开展文化活动的综合场所,不断提升乡民自治水平和乡村治理能力。
截至目前,全县“合约食堂”开展各类会议610场次、政策学习870场次、文化活动210场,调解纠纷200余个,参加群众累计超过90000人次。同时,将平时闲置的“合约食堂”整合成旅游接待中心和网络直播中心,用于开展农耕体验、旅游康养和带货直播,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天柱县“合约食堂”共吸引各地游客10万余人次,各类体验团50余个,销售食材达800余万元,给群众带来直接经济收入400余万元。
各村的“合约食堂”升华为“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道德讲堂,“合约食堂”配套设立功德簿、红黑榜、评议栏,主要宣传本村文明典型、好人好事,曝光不文明行为。“合约食堂+道德讲堂”“合约食堂+道德讲堂” 各村的“合约食堂”升华为“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道德讲堂,“合约食堂”配套设立功德簿、红黑榜、评议栏,主要宣传本村文明典型、好人好事,曝光不文明行为。 把“合约食堂”打造成村民文化活动室、休闲娱乐室和普及各种知识的讲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讲习形式,不断提高讲习吸引力、感染力,发挥“合约食堂”思想教育、科学普及、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等文化阵地功能,使“合约食堂”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坚固“纽带”和“中转站”,成为宣传贯彻党的政策精神的主阵地,成为广大群众学习了解党的方针路线的“精神家园”。"合约食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
随着乡风民俗的不断进步,各村寨酒席数量大幅下降,各村还将“合约食堂”建设成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或作为乡村“农家乐”进行经营,不仅解决了不办酒席时“合约食堂”的闲置和资源浪费,还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群众开辟新的增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