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宣读了关于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决定,从江县榜上有名,再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在双拥丰碑上镌刻下七连冠的辉煌。
双拥基因的岁月积淀。从战火年代群众自发送粮草、缝军鞋,到和平时期为驻军和每年入伍新兵绣制鞋垫和香包,自发组织为军属义务插秧、收谷、砍柴、挑水等日常农活事务,开展敲锣打鼓欢送新兵和迎接退役老兵活动,有人民团体、社会拥军组织和爱心人士等自发组织杀猪宰羊开展慰问驻地部队和军烈属活动,双拥精神深入人心,双拥传统已融入城乡记忆,拥军已成为当地群众一如既往的独特习俗。
双拥实践的现代转型。从江县委、县政府和驻地部队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部队战斗力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实施“双拥+N”发展模式,全力构建党政共建、军地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双拥工作格局,实现双拥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创建“下江红七军陈列馆”和从江双拥陈列室;打造“双拥产业园”,建成“双拥一条街”,组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开展月嫂、家政服务、“友成妈妈”电商等技能培训,让侗绣技艺在军属工坊焕发新生机;培育兵支书、兵委员、致富带头人,使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驻地部队与民族村寨建立“军民共建单位”,将国防和双拥融入群众生活中,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谱写军地协同发展新篇章。
全域共建的融合发展。在从江,双拥早已突破传统边界。坚持军地军民团结互助,认真落实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拥军优属政策。退役军人创办“红色军事研学基地”,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举办以“奋进新征程·军民鱼水情”为主题的从江县双拥文化传承暨国防教育文艺大比武活动,将侗族大歌融入国防教育课程。把党的政策法规和双拥宣传编成苗歌侗戏,以踩歌堂、琵琶弹唱、戏剧表演等方式广泛传唱。打造“双拥园”“双拥广场”“双拥亭”“双拥井”等特色阵地36处,军地携手共植“拥军林”、共修“拥军路”、共建“双拥产业园”等实践活动,建成军民共建示范项目23个,扎实推动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军地互办实事60余件,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
双拥不是简单的政策叠加,而是将拥军优属的基因密码植入县域发展肌理。从江县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承载着从江人民“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的初心。在这座少数民族约占全县总人口94.8%的西南边陲小城,将军民鱼水情化作发展动能,以“穷县不穷兵”的温度和“兵事即家事”的赤诚,持续书写着军民同心、共谋发展的时代答卷,让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为全国双拥工作树起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据了解,此次命名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贵州12地入选,从江县是其中之一。(鲁畅 韦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