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洗马河街道围绕“服务民生”活动主题,充分挖掘解决民生问题法律服务力量,不断深化“枫桥经验”基层实践,全力打造“小调解+微服务”基层治理模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组“调解”队伍。深入把握“五类”人才建设,严格“小调解”法律服务人才选拔和培养,充分关注年龄资历、能力标准、专业素养等,不断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同时,组织人民调解员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贵州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知识,使广大调解员更加全面、透彻地掌握有关知识,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目前,组建调解队伍6支,组织学习培训106人(次)。
二是建“调解”阵地。进一步打造“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不断拓宽法律服务新路径。建立“三级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合力处置群众性矛盾纠纷,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引和帮助。以联调中心为核心,上下联动综治、派出所、社区等部门的法治志愿者,提供“人民调解+N”多元化服务。将“小调解+微服务”工作融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新实践,培养有威信、善做事、具有法治思维的调解员作为特邀法治宣传员,定期深入网格开展巡访和政策宣传,现场解答群众的法律诉求和矛盾纠纷难题,切实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目前,辖区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创建州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村)3个。
三是树“调解”品牌。打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普法宣传”“人民调解+依法治理”等模式,以点带面,以案释法,推动基层治理形成新气象,通过开展社工“小李”普法、专职人民调解员“小张”调解、社区法律顾问“老况”法律解答、派出所民警“张警官”说法等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活动,打开法律服务新视角,营造良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目前,洗马河街道共配备法律明白人25名,实现社区(村)法律顾问全覆盖。
四是创“调解”成效。激活“微网格”管理体系,推动网格化在社会治理中“法调+联调”作用。各网格员作为末端调解员,结合“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做”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网格内最新动态,排查群众之间各类纠纷矛盾,跟进了解。一旦发现矛盾纠纷或治安隐患苗头,第一时间进行快速调处,一时难以调处的复杂矛盾纠纷做好记录及时上报街道综治中心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调处,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2023年以来,各社区(村)网格员参与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63件,调处263件,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民转刑”零报告。(吴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