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因火爆的现场氛围意外“出圈”,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村BA”。这场充满乡土气息的赛事,让这座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村BA”现场 (张罗 摄)
今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台盘村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村委会主任岑江龙作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作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代表发言(台江融媒 供图)
从籍籍无名的苗族村寨到文明典范,台盘村以“村BA”篮球赛为突破口,在传承与创新中激活乡村文明基因,走出了一条“体育搭台、文化唱戏,治理提质、共富共享”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在台盘村,标准化的篮球场已成为游客们的“网红”打卡点。每逢赛事举办,上万名观众从四面八方奔赴而至,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非凡。
台江县台盘村 (邰光政 摄)
而谁能想到,这个如今活力四射的“村BA”发源地,曾是“牌桌酒桌扎堆、陈规陋习泛滥”的落后村寨。“村BA”的举办,悄然改变了台盘村村民的生活方式。随着赛事的持续开展,村民们逐渐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有的村民主动为赛事写对联“篮球场上展风采,文明乡里树新风”,曾是“麻将王”的村民如今变成了篮球队主力。现在,“多个球场、少个赌场,多场球赛、少场酒席,多看名角、少些口角”,已经成为台盘村的新风貌。
台盘村篮球场一角 (潘欣晨 摄)
此外,台盘村深挖民族文化资源,将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和具有民族特色、具有本土气息的文艺节目搬到“村BA”重大赛事中、穿插于各个环节,“最炫民族风”和“文明乡风”共融共促,勾勒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图景。“村BA”文创产品、台盘1936一条街、“非遗集市”等应运而生,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体育深度融合,村民们在参与中找到了归属感与自豪感,一场篮球赛激活乡村的精气神。
台盘1936一条街 (杨静静 供图 )
台盘村的发展新经验,离不开党建引领与群众自治的有机结合。村党支部创新“群策群治”机制,将民主协商贯穿赛事筹备、村规制定全过程,探索出“以赛促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在“村BA”赛事的推动下,台盘村党支部探索成立台盘乡台盘村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服务保障党支部,进一步加强党对大型群众活动的领导。同时,为保障“村BA”赛事顺利开展,台盘村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多次召开“院坝会”“村民代表大会”,组织村民共同讨论“村BA”的改造方案及未来发展规划,实现了“自己的活动自己办”。
台盘村召开“院坝会”组织村民共同讨论“村BA”的改造方案及未来发展规划(台江融媒 供图)
从党建引领到民主协商,台盘村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赛事期间,卖猪肉的杨师傅在自家肉铺立牌,“本地猪肉每公斤30元,因本人参与安保活动,各位顾客要多少砍多少,收款码就在旁边,谢谢”,既参与了志愿服务,还兼顾了自家买卖;经营旅社的王大姐坚持“平价待客”,诚信经营获游客点赞。这些细节,都折射出了台盘村文明服务的温度。如今,台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村BA”赛事如火如荼,场外夜经济十分红火。(邰光政 摄)
“村BA”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成为了台江县撬动产业升级、促进三产融合的支点。截至2025年3月底,“村BA”网络传播量累计超920亿人次,形成炙手可热的现象级传播。
在这股热潮的背后,台江县抢抓“村BA”火爆的契机,培育“一产”知名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引进“二产”体育装备制造企业,推进“吃住行游购娱”体育赛事旅游套餐助力“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台江县食品加工及预制菜产业园、碧桂园台江县鲟鱼三产融合示范园等亿元级产业项目落地台盘并投产,并推动台盘“村BA”篮球小镇基础设施优化提升。通过“党支部+企业+入股分红”模式,积极带动村民参与“村BA”线下体验店、“村BA”主题餐厅、“村BA”篮球元素宾馆等经营管理,引导村民以闲置房屋入股村集体经济公司打造休闲民宿。2023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11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4.5亿元。2024年,通过产业带动,台盘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13.8万元,同比增长512.34%。
碧桂园台江县鲟鱼三产融合示范园(台江融媒 供图)
在这里,产业发展与乡风文明的良性互动,让“村BA”从“一时火爆”到“持续繁荣”,从“赛事引流”到“产业反哺”。实践证明,当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同频共振,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乡村振兴就能迸发出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站在“全国文明村”的新起点上,岑江龙表示,台盘村干部群众将继续开展好“村BA”文体活动,坚定不移加强文化建设、培育文明新风,力争让讲文明的群众脸上有光、兜里有钱,以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旅游,把文明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奏响“体育强、文化兴、治理优、村民富”的新时代乐章。(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龙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