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侗寨团结花 乡村振兴领头雁
时间:2025-09-29 09:10:05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苗乡侗寨团结花 乡村振兴领头雁

—— 记“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剑河县岑松镇南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跃泽


  在剑河县岑松镇多民族聚居的南岑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跃泽多年来扎根基层,抓党建、促团结、谋发展,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近日,他荣获“贵州省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成为我州基层干部中的优秀代表。

  1978年出生的刘跃泽,自担任南岑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常说:“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村寨,团结就是生产力,团结就是幸福感。”为此,他积极探索“四个三”工作路径,通过落实“三个规范”夯实组织基础,抓好“三支队伍”凝聚工作合力,用好“三个方法”提升治理效能,创新“三种思路”推动产业发展。

  多民族村寨治理,关键要让各族群众都有“主人翁”意识。刘跃泽创新推出“四百行动”,带领党员入百家门、尝百家饭、察百家情、解百家忧,搭建起了党员与群众的“连心桥”;围绕“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体系,构建“2个党小组+2个网格长+10个联户长”治理模式,将基层治理与“积分管理”相结合,推行卫生积分、评选“卫生示范户”,引导各族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与平安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南岑村先后获评县级、州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23年被命名为“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各族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民生连着民心。“要让民族团结,先让日子红火;要让日子红火,先解民生难题。”这是刘跃泽常挂在嘴边的话。为此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村里修建产业路3.3公里,安装路灯30余盏,建成污水处理系统3个,完成人饮工程1个。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刘跃泽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剑河“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大局,积极打造“一长四短”产业布局。以1000亩南五味子为主导,搭配丹参、羊肚菌等短期产业,让各族群众“长期有依托,短期有收益”。

  “以前村里路不好走,喝水靠挑,现在产业路通到地头,自来水接到灶边,各族乡亲一起种五味子、采丹参,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提及南岑村的变化,南岑村的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刘跃泽始终强抓党建、带队伍、强治理、促发展,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刘跃泽的带领下,如今的南岑村呈现出民族团结、产业发展、治理有效的生动局面。

  “民族团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刘跃泽表示,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共同奋斗,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南岑村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世艳)

  1. 上一篇:千里援黔践初心 四载耕耘促团结
  2. 下一篇:凡常砺剑 危难担当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