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锦屏县妇联创新“爱心妈妈+”实践模式,将关爱服务、矛盾化解、文化宣传有机融合,以柔性力量赋能乡村治理,为培育文明家风、良好社风、淳朴民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情动力,有效激活了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有力的巾帼力量。
一“爱心妈妈+关爱服务”,为家庭教育暖心补位。
县妇联广泛动员女党员、女干部、女企业家及各界热心妇女组建“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对全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按照“就近就便、自愿结对”原则,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定期走访、情感陪伴、心理疏导,扮演“临时家长”角色,有效弥补家庭关爱缺失。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爱心妈妈”团127个,吸纳成员2073名,成功结对帮扶儿童3836名。同时,“爱心妈妈”将关爱服务延伸至家庭教育指导,挑选具有教育、心理专业背景的成员通过“巾帼宣讲”“院坝会”“家风故事会”等方式,向家长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传授亲子沟通技巧、传承优良家风,从源头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推动“立德树人”理念落地生根。


二、“爱心妈妈+矛盾化解”,促进邻里和睦乡村和谐。
充分发挥女性耐心细致、善于沟通的特点,县妇联鼓励“爱心妈妈”们化身“乡村和事佬”,积极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她们活跃在村头巷尾,对涉及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事宜进行早期介入和温情调解,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化解积怨,倡导互谅互让、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柔性力量,有力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
三、“爱心妈妈+文化宣传”,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爱心妈妈”们还是乡风文明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她们带头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结合“三八妇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比赛、唱红歌比赛,家风家教主题宣传、移风易俗宣讲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对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今年以来持续开展乡风文明活动20余场次,覆盖群众6000余人,有效滋养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杨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