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文明实践以文化人,锦屏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创新思政课堂 涵养精神底蕴
锦屏县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统筹阵地资源,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融入思政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近年来,锦屏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铸魂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开展“重走长征路 做新时代好少年”微长征研学活动,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培养艰苦奋斗精神,锤炼坚韧不拔品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邀请退伍老兵深入校园开展红色文化讲座,用真实感人的历史资料和亲身经历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学生到红色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观看革命烈士使用的生活物品、体验革命先辈生前的居住环境,引导学生用童言童语讲述红色故事、阐述红色精神,推动青少年成为革命故事的讲述者、革命精神的传承者、革命文化的传播者。
此外,锦屏县通过开展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读书分享、小小讲解员等文明实践活动,深挖红色文化背后蕴涵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让红色文化切实发挥出育人育心、铸魂固本的作用。
打造多彩课程 助力“童心”同行
为破解易地搬迁地区孩子放学无人看管难题,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锦屏县三江镇大公田社区、里郎社区,敦寨镇新城社区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四点半学校”模式,建立四点半课堂,开展围棋、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易地搬迁儿童生活。
同时,河口乡裕和村也在养育小方面苦下功夫,积极打造“儿童之家”,闲置的旧教室被改造成了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儿童之家”里有投影仪、课外书、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设施,还有一群由年轻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家长团”,主动为山区儿童提供作业辅导、舞蹈、音乐、心理疏导等课后服务,让大山里的留守儿童有了“依靠”。
一阵欢声笑语从锦屏县里郎社区的足球场上传来,孩子们正在球场上欢快地踢着足球。里郎社区是易地搬迁区,人口组成复杂。一群来自不同村寨、讲不同语言的孩子,因为暑期公益足球训练营相聚于此。锦屏县公益足球项目实施以来,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招募曾足球爱好者当志愿者,通过以老带新,到各个学校进行足球教学,截至今年,公益足球项目覆盖全县15个乡镇,丰富了农村孩子精神文化生活。
优化文化传承 激活非遗活力
为丰富青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孩子兴趣爱好,锦屏县积极探索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新路径,开设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多彩非遗、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技艺。
先描眉,再画眼眶,然后再涂眼眶,下颚描线...
一笔一画一勾,孩子们手上一张张素净的脸谱在花脸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变得栩栩如生。这是一群来隆里古城旅游的孩子,正在隆里古城耕读学堂参加青少年公益研学活动的花脸龙非遗体验。为期10天的研学活动,巧妙融入隆里古城文化,涵盖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隆里古城文化、书法、花脸龙非遗体验等内容。
用好文明实践阵地,激活非遗新生力。锦屏县充分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少年宫、非遗传承所、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博物馆等阵地,开展侗族刺绣体验、新化舞狮表演、花脸研学、十二诗腔苗歌演唱、瑶白汉戏欣赏、博物馆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有力激发未成年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传承非遗技艺、坚定文化自信赋能,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强劲的活力。(龙琴琴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