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三穗县以“禾风里”基地为核心,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丰富活动,全力打造集教育、文化、消费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示范点。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一、健全联动协作体系,筑牢实践根基
构建“县委宣传部、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调度—街道组织实施—社区宣传动员—县文旅局、县民宗局、县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支持指导—‘禾风里’基地志愿服务队具体开展活动”的五级联动机制,明确各层级职责,形成上下贯通、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动态解决建设难题。建立街区资源共享库,整合部门、商户、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推动“禾风里”基地实现“一室多用”,建成兼具理论宣讲、技能培训功能的教育空间,融合民俗展示、文艺展演的文化空间,以及规范有序的消费引导区,形成“教育有阵地、文化有载体、消费有引导”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深化特色活动开展,增强实践活力
街区固定每周六开展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聚焦不同群体需求打造专属体验:2025年暑假期间,面向未成年人推出“护航成长·‘暑’你精彩”暑期安全教育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情景剧、朗诵等形式普及防溺水、交通安全知识;针对亲子家庭开展“巧手筑梦”手工创作日,组织陶艺制作、非遗扎染等互动体验聚力。围绕教育功能,开展“文明微课堂”系列活动,每月邀请讲师、行业模范授课,截至今日,累计开展理论宣讲、职业技能培训等课程27场,覆盖居民、商户从业人员超3000人次;结合文化功能,举办“邻里文化节”,依托传统节日开展民俗展演等活动,如端午包粽子吸引200余人参与,“六月六”邻里宴惠及300多个家庭。
三、强化业务培训赋能,提升队伍能力
每季度组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禾风里”基地志愿服务队骨干参加专题培训,邀请专家讲解活动策划、教育服务、文化传播等技巧,截至今日,已开展8期,培训400余人次;联合县教育局、文旅局等部门开展应急救护、民俗讲解等专项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专业化水平,更好适配教育、文化服务需求。实践练兵机制。在“禾风里”基地设立“文明实践创新工作室”,鼓励围绕教育创新、文化传承、消费引导申报创新项目,截至今日,孵化“非遗小课堂”“诚信消费月”等优秀项目6个,通过展示推广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四、推动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实践内涵
“文明+治理”融合。将文明实践与网格化管理结合,网格员巡查时同步开展文明劝导、消费纠纷调解等工作,截至今日,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处理教育需求对接、文化活动建议、消费维权等问题200余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线上+线下”融合。开发街区文明实践小程序,设置教育课程预约、文化活动报名、消费投诉反馈等功能,实现服务“一键直达”,注册用户达500余人;打造“云课堂”平台,录制理论宣讲、非遗传承等视频课程20余节,扩大文明实践覆盖面。
五、优化志愿服务体系,夯实实践力量
实行“需求-招募-培训-服务-评价”闭环管理,聚焦教育、文化、消费等领域,通过线上征集、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需求120余条,发布“课业辅导”“文化展演协助”“消费引导”等志愿服务项目40个;建立志愿者星级评定制度,现有星级志愿者80名,享受相应礼遇;依托“禾风里”基地组建“星光志愿服务队”“文化传承队”“消费维权志愿服务队”等专业化队伍,推行“志愿服务合伙人”计划,截至今日,吸引4家企业、社会组织认领公益项目,提供资金、物资支持,为教育活动开展、文化项目传承、消费环境优化提供保障。(杨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