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平县一碗水乡朗浒村里,有这样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六口之家,父母健在、夫妻和睦、儿女双全。他们只是普通人,却赢得了不普通的称赞。白文明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在他和妻子的努力下,造就了这个“家和万事兴”的家庭。不仅如此,白文明更在平平凡凡的事中,用点点滴滴的情,成了村民眼里的好支书。
2002年,白文明开始担任朗浒村村干,一直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时至今日,他仍坚守本心,处处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多次被县、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以前,朗浒村没有什么产业,村民都只能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维持生活,这也是朗浒村的贫困原因之一。”对于本村的产业发展,白文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此,白文明带领村支两委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调研,调研完立即召开座谈会、院坝会,让农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科学确立了发展种植业为主的稳定致富路子。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朗浒村产业逐步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建成了中药材示范园区。
白文明的儿子从事教育行业教书育人,女儿也在消防事业上大放异彩。儿女取得的成功,大多都能归功于白文明这位父亲的影响。“爸爸是我的榜样,我也想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白文明的女儿常常这样说。
在工作中,白文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身先士卒。在生活里,白文明仁爱做事、孝顺做人,勤奋上进、自立自强是他的代名词。
父母在,不远游。“老人养我们小,我们要养老人终老。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责任。”作为支书,他的工作十分忙碌,但对于照顾父母却从不含糊,无论自己有多忙、多累,都会担起顶梁柱的责任。这些年,为了照顾父母,每天天不亮白文明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每每遇到父母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就为父母进行按摩,缓解病痛。
在儿女眼里,他尽心尽力地做好桩桩件件小事,把父母照顾得周周到到,诠释了何为“养儿防老”。同时,也给儿女们种下了积极向上、认真负责、自立自强、孝顺老人等正能量的种子。
修身而后能齐家。白文明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所以教育孩子首要是改变自身。作为一名党员,他常常以身作则,带着孩子参加村里组织的环境卫生清洁整治等志愿活动,闲暇时入户走访慰问村里的独居老人、困难群众,让孩子感受这种助人为乐和为民服务的荣誉感。
标点符号“缺少成对身教最可贵,执行不可分。标点符号”缺少成对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像春雨和草木的关系,看似淡淡细碎,却永远是最有力的教育。白文明的无言身教默默浸润着这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让上一辈无忧,让下一辈无患,他们稳稳地扎根在一碗水乡朗浒村里,向阳生长。(陈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