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春日的暖阳,记者漫步在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的石板步道上,阳光照射在盛开的油菜花,金光闪闪,光彩夺目,干净的通村水泥路串联起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吊脚楼,加上绿叶鲜花陪衬,显得格外优雅风致,乡村淳朴气息十足,给人一种新鲜、舒适、宜居的感觉。
走进南猛村杨胜华的家,她正在屋前屋后仔细地打扫庭院,专心地浇灌院前花草,门前干净整洁,摆放着一盆盆盛开的鲜花,小小的农家院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家的庭院虽然简朴,但农具摆放整齐,院落和室内摆设有条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我们受益太多了,厕所改造干净卫生,还很方便,院坝也漂亮了,连公厕都有了,真的想不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变成游客观光拍照的地方……”看着村里每天都有新变化的杨胜华打心里高兴。
让杨胜华和许多村民家中带来幸福的改变,得益于南猛村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服务为民、管理靠民、治理惠民”原则,以村规民约为主体,探索推行村民“积分制”管理,将乡村治理的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打分考核,推动乡村治理从村里事转变成“家家事”,以“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南猛村仅仅是黔东南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州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把农村改厕与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大力组织实施乡村庭院美化行动,将昔日的猪牛圈变成今日的会客厅,彻底消除沿袭千年的人畜混居和如厕陋习,真正实现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新跨越,老百姓幸福指数得到有效提升。
——“人畜混居”现象全面消除。纵深推进农村住房保障,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2万户并同步实施“三改”,房屋灾后投入资金8.94亿元整治1.7万户。投入资金3.85亿元整治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6.23万户,提升了26.17万人的居住品质。投入资金3.08亿元整治农村人畜混居4.45万户,“人畜混居”现象全面消除。
——住房体系持续完善。持续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林区危房改造、垦区危房改造五大类型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4.64万套,17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0.21万套,0.8万城镇中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城镇品质稳步提升。新增社会公共停车位1.7万个、燃气管道465.77公里。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54个,惠及居民3.8万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447条。燃气普及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4.39%、98.43%。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6.23%、38.72%和13.11平方米,施秉县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黄平县旧州镇、凯里市下司镇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镇。全州22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黄平旧州、黎平肇兴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
从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到现在,我州已连续6年将农村厕所革命列入州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涌现出了台江县革一村SMC材料组合式厕所示范点、凯里市分散式太阳能污水处理设备示范点、凯里市平寨村集中型污水处理站示范点、剑河县“一旱二水”新技术改厕模式等。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174个,建立了“以焚烧发电处理为主、卫生填埋场为保障”的生活垃圾处理格局。以点带面,展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形成了新经验,呈现了新亮点,取得了新成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惠及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的根本要义,让美丽乡村成为充满幸福和希望的地方。(记者 王娅琳 余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