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迈向锦绣“黔”途—— 黔东南州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铺就发展快车道
时间:2024-06-14 10:59:57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农村公路建设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富民、利民、惠民的重要工程。

  近日,在锦屏茅坪至锦屏县城农村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挖掘机正不停挖土,支砌挡墙,平整路面,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道路工程列入贵州省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项目建设计划,全程为9.7公里,计划于2024年12月底竣工。建成后,城乡间道路通达能力将显著提升,给沿线村民出行带来极大方便。

  不断向村民家门口延伸的公路,让许许多多深山乡村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公路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目前,我州已建成通村硬化路15607公里,通组硬化路8975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2946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479公里,提前实现“村村通”“组组通”目标。

  截至2023年底,全州公路总里程达317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36公里、国道1449公里、省道2735公里、县道5096公里、乡道6820公里、村道14364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04.5公里/百平方公里。

  建得好,还得养护好。为保障农村公路路况质量优良、设施安全可靠、道路通达通畅,今年黔东南州扎实开展农村公路“春季大整治”行动,推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不断创新养护模式,提升养护水平。全面推行路长制,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3994名,积极开展路长巡查,提升乡村农村公路管理能力,建立“县有执法员、乡有监督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各方参与、高效运转”的农村公路治理格局。

  路畅则业兴。黔东南州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创新探索“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乡村振兴”“交通+新型城镇化”等模式,多面开花,全力打造“四好农村路+N”融合发展。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农村公路连接村庄农户、通达产业园区,为乡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激活了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引领了农业产业蜕变,激发了农村发展新动力。

  在麻江县,7.2万亩蓝莓陆续进入采摘期。果园外,一辆辆运输车奔驰在公路上,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蓝莓运送至市场或工厂,这其中,短短2小时便可从麻江运抵贵阳永辉、合力等多家大型商超。

  由黔东南州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推出的“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被评为全国首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入选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该路线自去年发布以来,为黎平、从江、榕江、雷山等六个县市的42个少数民族村寨吸引到了众多南来北往的游客,给当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和财气,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凯里市曼洞村、丹寨县摆泥村、榕江县乐乡村等省州县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结合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助力当地打造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特色田园乡村,努力让每一条路都成为群众点赞的振兴路、民心路。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黔东南州已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3个(麻江、黎平、榕江)、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16个,实现省级示范县全覆盖;打造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2000余公里。

  如今,在黔东南大地,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联起城市与乡村,融合了城市文明、乡村文化,铺展开“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四好农村路”是农村百姓生产生活的“第一公里”,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农民群众阔步迈向美好生活的幸福大道。(记者 聂蕾 刘汉钦)

  1. 上一篇:黔东南州:以精致管理让城市更“宜居”
  2. 下一篇:黔东南州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