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赏花览胜景 文旅融合热力足 ——黔东南州清明小长假文旅市场“春”意盎然
时间:2025-04-08 08:41:21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清明时节好踏青。清明三天小长假,众多游客在欢声笑语中踏上旅程。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万达小镇等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人气满满,热闹非凡。


曾艳红 摄


  这几天,我州迎来文旅消费热潮。全州各景区以民族文化为底色,以生态资源为依托,推出沉浸式民俗体验、精品民宿度假、非遗技艺互动等多元业态,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假日期间全州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幅超150%,文旅市场呈现“文化味浓、体验感强、消费活力足”的鲜明特征。

  在镇远古城,石板路、古朴建筑、民俗文化,每一处都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游客们在大河关码头、青龙洞、祝圣桥、古巷道等景点,打卡拍照留念。“镇远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我们散步在河边桥上心情很放松,风景很美。”广东游客张艳女士说。

  4月的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层层叠叠的吊脚楼掩映在青山薄雾间。清晨,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们手持牛角杯,以苗族最高礼仪“高山流水”迎接各地游客。来自吉林的陈广兰接过酒盏一饮而尽,笑称:“酒甜,人情更甜!在这里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

  景区内,非遗工坊成为游客打卡热点。蜡染作坊里,香港游客梁女士手持铜刀,在蓝靛布上勾勒出蝴蝶纹样。“原以为蜡染简单,上手才发现每道褶皱都藏着千年智慧!”她感叹道。

  近年来,西江千户苗寨坚持以苗族文化为灵魂,将非遗技艺、传统节庆、特色建筑等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旅游体验,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苗族文化。“我们坚持让文化‘活’在旅游场景中。”西江千户苗寨文旅集团主管曾艳红介绍,景区通过深度开发“非遗+”体验,“AI游西江、飞览天下、西江幻地”等业态项目,加强与互联网和科技的融合,积极响应景区联动改革,与周边景区、村寨联动合作,共同打造更大范围的文旅产业集群,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在丹寨县万达美华别院,270度全景太空舱客房成为清明假期的“爆款”。这些镶嵌在万亩茶海中的银色舱体,将现代科技与田园野趣完美融合,游客躺卧其间即可饱览云海翻涌、茶芽吐翠的春日盛景。“假期前三天就已满房,太空舱需提前半月预订。”前台接待员龙颖忙碌中透露着欣喜。

  民宿集群的走红,折射出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游客们在丹寨旅游,既可体验采茶制茶,也可参与田园放风筝和烧烤等活动。唐鑫逸小朋友举着刚采摘的野菜兴奋地说:“和妈妈一起挖折耳根,比游乐场还有趣!”

  与此同时,在黎平肇兴侗寨,前来旅游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优美的自然的风光和精彩的侗族大歌表演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沉浸式体验侗族文化。“体验到了少数民族的风情,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来自广州的游客陈磊鑫感叹,侗族大歌很好听,有一种中国式浪漫的感觉!

  春和景明,苗乡侗寨里,青山叠翠间流淌着千年文明的韵律。镇远古城的青石板路映照着往来游客的笑颜,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群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丹寨茶山的银色太空舱与云海共舞,肇兴侗寨的鼓楼下回荡着天籁般的侗族大歌——这场以民族文化为魂、生态资源为脉的春日盛会,正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1. 上一篇:繁花铺就致富路——黔东南赏花经济引领农文旅融合新风尚
责任编辑:潘欣晨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