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红色文化 赓续红色基因—— 黔东南州红色文化挖掘与保护工作纪实
时间:2025-05-23 15:37:03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黔东南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的第一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之地。黔东南州用好红军长征入黔首站的历史定位,全域统筹推进红色文化挖掘保护与创新转化,探索出一条‌“红色基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奋力书写黔东南的答卷。

  黔东南红色文化主题突出,有重要地位。1930年4月至1936年1月,红七军,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先后五次转战黔东南,足迹遍及凯里、黎平、剑河、榕江等14个县(市)。全州有7个革命老区县(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85处,黎平会议会址入选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黔东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嘱托,制定建设规划,全州系统梳理革命遗址,投入资金实施‌“革命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黎平会议会址、黄平旧州红色遗址群等核心文物。

  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7 号)文件中79项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充分发挥黎平会议会址、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等国家级爱国主题教育基地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工程。以黎平会议召开90周年为契机,召开了2024年黔东南州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形成《纪念黎平会议召开90周年“九个一”系列活动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我州构建‌“红色+生态+民族”‌全域旅游体系。我州紧紧把握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契机,持续优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黔东南段)建设保护规划》,围绕“一园两带四点”的总体空间布局,稳步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三穗良上红六军团宿营遗址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黄平红三军团作战指挥部旧址修缮工程这两个重点项目,使其成为展示长征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红色教育基地。同时,积极督促指导三穗杨至成将军纪念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榕江红七军历史陈列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确保馆藏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和科学管理,为传承红色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丰富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黔东南段)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深入挖掘本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并持续推出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线路串联景点,整合资源,推动全州红色旅游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挖掘本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涵,积极宣传推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研学旅游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突出“红色+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遗产”“红色+生态乡村”“红色+非遗体验”,推出了“桥头堡”红色非遗乡村之旅、红色“温”情之旅、红色古镇世遗之旅、红色人文风情之旅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2024年全州红色旅游区共接待游客636.54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40.75亿元,全州红色旅游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带动沿线村寨发展民宿集群32个、红色主题餐饮示范点156家。其中,黎平翘街景区通过红色文化场景再造;锦屏瑶光毛泽东长征住址修复工程带动清水江沿线村寨旅游增收,生动诠释了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的实践。

  我州构建红色教育体系。州委党校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课程,用《红军在黔东南》等特色教材上课;在剑河县,总书记关心的‌“毛主席送毛衣”‌故事被改编为情景剧,纳入中小学思政课堂,剑河举办红色文化的演讲比赛,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我州建设红色文化示范校,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推动红色教育从“纪念馆”走向“生活圈”。

  加强与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联盟及“红军长征论坛”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城市联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源共享、线路共建、活动共办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持续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让更多人亲身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为把红色故事讲好,我州高度重视红色讲解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讲解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讲解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体验,从而全方位推进全州旅游产业化的提质升级,推动红色旅游成为全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极。

  从黎平会议的转折之光到清水江畔的红色足迹,黔东南州始终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这片承载着初心使命的红色热土,正以守正创新的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的红色力量!(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1. 上一篇:黔东南一公路入选全国2025年度“美丽公路”
  2. 下一篇:致敬!贵州邹广阳、邹广周获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黔东南2人被授予提名奖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