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创新“四抓四基”共筑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
时间:2025-04-01 09:30:48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今年来,天柱县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勇担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职责,通过“制度、保障、信息、平台”四个抓手,明确工作责任、有效提供服务、清查工作底数、联动力量防护,奠定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基石,形成“党委政府牵线搭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困境儿童得到帮助”的良好格局。

  一是抓制度,责任筑基。建立以党委引领,政府部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新兴领域群体三方力量参与,联动全社会N方资源协同保护的“1+3+N”责任体系,以社会工作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利用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机制,组织工作组16个县直部门成员单位召开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专题会议,明确各部门在社会保护中的工作职责。制定《天柱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动态研判机制,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链条。截至目前,县委社会工作部召开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专题研讨会议4次,引领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专题会议2次,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抓保障,服务强基。县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妇联、团委、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整合“阳光驿站”“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服务站”等3个阵地资源,按照“五有标准”(有场地、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档案)建设23个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保障、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创新“1+7+2”服务模式,以村(社区)为单元,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专岗,整合卫健、民政、教育等部门资源,建立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疏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抓好心理健康疏导志愿服务人员招募,从“爱心妈妈”、教师、医生、律师、“五老人员”、社区工作者、大学生等人员招募志愿者,组成7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积极壮大工作队伍。开发“益童乐园”“四点半课堂”2个特色服务项目,整合多方资源,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提供有效服务。

  三是抓信息,排查清基。创新“五查五访”工作法,社会工作部通过村(社区)基础数据“一张表”,获取未成年人基本信息,通过向教育部门查学校表现,向公安、民政等部门查家庭数据、村(社区)网格员通过入户查实情、志愿者通过邻里查隐患,向“雪亮工程”平台查动向,实现未成年人底数清、需求清、风险清。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两企三新”组织加强职工教育,在职工中排查是否存在家暴、遗弃、性侵等侵害未成年人行为,在新兴领域坚决杜绝违反未成年人法律法规行为发生。

  四是抓平台,协同护基。深化“10+1”助学工程,与宁波市镇海区建立跨省协作机制,搭建“互联网+助学”平台,实现资助对象线上申报、线下审核、动态跟踪全流程管理。创新“五个一”帮扶模式(一名爱心妈妈、一个助学小组、一套成长档案、一份学业规划、一个微心愿),累计吸引10余名爱心人士参与,资助困境学生32人,发放助学金5200元。联动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暖冬行动”“点亮微心愿”等活动,今年以来募集物资、资金7000余元,惠及特殊群体儿童50人次。(潘圆圆)

  1. 上一篇:剑河:深化安全教育 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2. 下一篇:凯里市公安局荣获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示范微课比赛一等奖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