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 大力开展“两清两改两整治”
时间:2025-05-15 16:28:19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为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打造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凯里市各镇(街道)大力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推进改厕、改圈,治理污水、治理垃圾。近日,凯里市各村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深入村头寨尾、房前屋后开展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


  在旁海镇集镇区,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分成小组,对旁海大桥至旁海小学(码头),老税务局宿舍至航电码头(含旁海中学和休闲广场路段)、清水江防洪堤堤岸及804县道沿等分区域负责,定期开展卫生清理。

  清理中,大家铲除小广告,清理堆积的垃圾,搬运路边杂物,疏通沟渠淤泥,对卫生死角开展仔细清理。面对个别村民占用道路堆放建材、杂物的情况,耐心沟通,讲政策、说情理,帮助村民搬运转移物品,保障了道路畅通,赢得群众理解支持。通过开展整治,集镇区及X804沿线变得干净整洁,赢得群众连连称赞。


  “本来是自己的事,还让别人来帮,真是太不好意思,我必须得参与进来。”居住在旁海小学附近的村民巫告离(苗名,音译)看到大家忙前忙后,她也拿起工具,主动加入到清理卫生的队伍中。家住航电的杨胜海、梁自平夫妇自发清理破烂的围栏,旁海小学的师生在放学后也自发加入了清扫队伍,党员干部群众携手的火热场景,成为生动的文明实践场景。

  开展“两清两改两整治”不仅提升人居环境,也让群众得到观念改变。党员干部以身示范、现场讲解,不少村民意识到讲卫生爱干净不仅能让自己生活在整洁的环境中,也是体现居住家园的热爱。在集镇做生意的张仁伟感慨:“以前总觉得垃圾丢路边有人扫,自家门口可以随意用,但现在明白了,环境是大家的,要想有一个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就得靠每个人出力。”


  在旁海各村寨,包组干部、村干部、支部党员等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动员在家的村民一起手持铁锹、扫帚,到村寨公共区域、房前屋后打扫卫生,用双手扮靓自己的村庄,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的劳动景象时常可见。

  在王银村,村民手持扫帚、铁铲,认真清扫进组路面和沿线的泥土垃圾,看着干干净净、没有垃圾的进组道路,家住这里的杨老太竖起大拇指点赞。在804县道沿线寨子, 针对公路边堆积的建筑杂物和泥土石渣,干部与村民合力搬运清理,将砖块、木材等物品规范堆放,让路面更加整洁。


  “清理占道建筑砂石和落石泥土后,感觉804县道路面都要宽敞多了,自己开车也更安全了。”前去旁海集镇方向办事的驾车人员杨恒表示。

  在旁海村,大家把各处沟渠清理得干干净净,排水顺畅,沟渠整洁。“这沟渠清干净,不怕下雨天路面积水,也不会臭烘烘的,空气都变清爽咯。”旁海村村民朱成英开心地聊着。


  在翁项新村,村民养成了习惯,见到野广告就随时清理,减少村庄的“牛皮癣”。“群众现在意识改变了,会主动把路边和电线野广告铲掉,清清爽爽的。”翁项新村副支书潘飞说道。

  为持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旁海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动党员、志愿者开展日常巡查、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等工作,以手拉手厚植文明内涵,持续抓好“两清两改两治理”。


  三棵树镇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将“两清两改两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群策群力,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保洁员和广大群众,对村庄公共区域、农户房前屋后、村内道路两旁、河道两岸的积存垃圾、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等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对存在安全隐患和没有使用价值的残垣断壁、废旧房屋圈舍等进行拆除、清理、修缮和美化。

  在三棵树镇南高村脚高寨、腰洛苗等寨子,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动手,对村寨的沟渠堆积物、淤泥、石渣等逐一清理,对广场、村道、房前屋后进行清扫。“沟渠清理得干干净净,没有异味了,广场也清扫得清清爽爽的,带小孙孙来玩很舒心。”村民陈大爷说道。


  为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三棵树镇各村寨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拉家常等形式,广泛宣传“两清两改两治理”,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村民纷纷主动加入整治队伍,自发清理周边环境,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

  为持续开展这项惠民生、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三棵树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发现的风险点采取分级整治的方式、鼓励村民主动申报自家废弃建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旁海镇、三棵树镇是凯里市抓实“两清两改两治理”的缩影。通过大力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一条条干净的村道、一处处畅通的沟渠、一面面整洁的墙面呈现眼前,各村庄面貌得到明显提升,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凝聚起干群共建美好家园的合力。下一步,凯里市将持续抓好“两清两改两治理”,坚持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常态化,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让“美”成为乡村常态,为乡村振兴绘就靓丽底色。(杨序成 姚伊琛 黄露 张琴)

  1. 上一篇:雷山县大塘镇: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 下一篇:法治春风拂黎平 “典”亮生活护万家
责任编辑:杨帆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