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孟彦镇:“三力聚合”治顽疾 乡村环境“焕新颜”
时间:2025-09-18 09:06:05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孟彦镇以“绣花”功夫推进村寨环境整治,着力治理村寨垃圾散落、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等环境突出问题,推动乡村面貌实现“颜值”与“内涵”双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攻克垃圾清理“老大难”。构建“党委统筹+党支部落实+党员带头”三级联动体系,镇党委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对村寨内道路、沟渠、公共区域等进行清理整治,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科学规划垃圾收集点,完善村寨垃圾投放设施,实行“每日巡查、定时清运”,杜绝垃圾“过夜”堆积。今年以来,设置垃圾收集点36处,配置垃圾收集清运箱144个,清运垃圾640余吨。

图为2025年8月20日,罗溪村清理进村路口垃圾。杨建辉 摄

  镇村联动“提效力”,根治残垣断壁“遗留症”。把残垣断壁整治作为改善村庄风貌的关键举措,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全域排查,重点摸排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村容寨貌的废弃房屋、破损圈舍,建立残垣断壁整治台账,详细标注产权人。对无安全隐患、产权人同意保留的,进行修缮加固;对存在安全隐患、破损严重的,组织专业队伍联合产权人进行拆除,实现环境从“乱”到“净”,同步提升村容寨貌和安全环境。今年以来,各村排查并整治残垣断壁25处,其中修缮加固10处,拆除15处。

图为2025年8月27日,孟彦村拆除老旧木房。石庆华 摄

  群众参与“注活力”,破解乱堆乱放“反复病”。坚持“群众主体、共建共享”理念,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微信、广播等渠道宣传环境整治意义,引导群众自觉清理房前屋后乱堆杂物。创新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治理模式,将整治乱堆乱放与“积分”有机结合,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充分激发农户主动性,推动杂物“进屋入棚”,营造物放有序、庭院整洁、村庄清洁的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共开展积分制兑换活动11场次,受益群众200余人。(姜文婷)

  1. 上一篇:黎平县孟彦镇:“三上”举措齐发力 文明新风润民心
  2. 下一篇:扮靓家园迎“双节”!榕江“网格”攻坚推进环境整治,扮靓家园迎游客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