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烈士陵园作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为充分发挥烈士褒扬、红色文化教育功能作用,黎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保护红色根脉、传承英烈精神”为主线,聚焦维修保护、作用发挥、红色资源收集等方面,多层次、立体式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
一是抓好维修保护工作。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与维修,安排专人对黎平烈士陵园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发现损坏情况,及时上报并按要求进行修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进行维修改造,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为群众瞻仰烈士纪念设施提供便利。自2019年以来,共向上争取到1000余万元用于维修改造、烈士纪念设施搬迁、环境提升等工作。目前,正在实施2025年黎平烈士陵园维修改造项目。
二是抓好阵地作用发挥。黎平烈士陵园作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长年免费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共建共育活动,建强老兵宣讲团和“小小讲解员”,加大红色教育力度,厚植红色精神根基。每年清明节、七一建党节、9·30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祭扫、献花、宣誓等纪念活动,为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等社会各界开展烈士祭扫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与接待,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据统计,每年到黎平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祭扫人数达7万余人次。
三是抓好红色资源保护。为加大对英烈精神的宣扬,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奋力书写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黎平答卷”,黎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注重烈士遗物、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254名黎平烈士编撰英名录,建成达160㎡的黎平烈士陵园陈列馆,陈列布展烈士遗物、史料供学习参观。制作黎平烈士陵园VR和网上祭扫平台,通过网络瞻仰烈士纪念设施和网上祭扫,更好的发挥褒扬纪念和教育功能。2024年,黎平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遗物整理,成功为邱成诗烈士找到家属,实现跨越时空的“团聚”,并通过网络祭扫平台为外地家属提供祭扫服务。(石平敏 石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