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永从镇移民安置点:“合约食堂”约出乡村新风向
时间:2024-05-22 09:24:21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走进永从镇移民安置点“合约食堂”,食堂内桌椅整齐摆放成两列,一片喜庆的红色映入眼帘。“在这里办酒席,家人朋友都满意,花钱少,还省心……”移民安置点群众吴国西满脸笑容的说。

  半年前,为遏制村民滥办酒席陋习,黎平县永从镇移民安置点永兴寨发挥民间智慧,在寨子里建起了“合约食堂”今年正月15日“合约食堂”投入使用,到现在累计承办酒席14余场,每场均节约资金1万元以上。



  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规范化管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搬迁安置点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县民宗局、县移民局出一点、移民安置点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人士捐一点的方式,新建永兴寨“合约食堂”,食堂一次可容纳200人就餐,分别设有餐区、厨房、庆典舞台。

  按“合约食堂”明文规定,每桌10人,每场酒席规模不能超过20桌,每桌菜的成本不得超过300元,每桌一包价格20元以下的香烟,酒席上只能上自酿米酒,超标准操办的将没收200元管理费,取消年终参评“十星文明户”资格。同时,还规定在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生日庆典、参军入伍等酒席,食堂拒绝操办,合约食堂”里的规矩不少,却受群众欢迎,让群众从“吃不完的酒席、送不完的礼钱”之中解放出来。

  “自从‘合约食堂’创建以来,有效引导了搬迁群众节俭办酒席,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真正实现搬迁群众喜事办得起、办得好。”移民安置点群众陆伟辉说。“‘合约食堂’的场地、桌椅板凳、厨具餐具,家家共享,减少了大家办酒成本。”

  驻村第一书记吴宇佳说:“‘合约食堂’不仅治理农村滥办酒席,减少了酒席成本,减少了安全隐患、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也减轻了村民经济负担。”

  “合约食堂”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也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合”出了乡村振兴新气象,“约”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新风尚。(徐华)

  1. 上一篇:凯里市洗马河街道多点发力培育文明新风
  2. 下一篇:天柱县瓮洞镇:多举措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