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洗马河街道:“三个精准”畅通残疾人服务“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5-09-18 09:17:10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今年以来,洗马河街道积极探索“三个精准”残疾人服务新模式,聚焦靠前摸排、上门对接、多维宣传三大举措,有效优化服务职能,提升服务质效,实现服务零距离,成功打通了残疾人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靠前”摸排,精准把握需求。借助网格化摸排与多平台数据联动,精准掌握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组织街道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开展“地毯式”入户走访,详尽了解残疾人身体状况、生活难题及实际需求。同时,依托全国残疾人“两补”系统和全国残疾人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线上渠道,进行数据比对和针对性问需,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将摸排结果汇总形成需求台账,为个性化适配奠定基础。此外,建立持续需求评估服务,动态掌握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新需求,尤其针对新增残疾人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残疾人,及时将其纳入服务范围。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入户排查20次,完成需求登记5户5人。

  二是“上门”对接,精准施策服务。推行“上门服务+跟踪回访”模式,简化流程,提供全链条式服务。依托摸排需求台账,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上门代办申请、使用指导以及调试等服务。同时,建立发放后回访机制,对已发放的辅助器具持续跟踪回访,了解使用效果,收集意见建议,为后续工作改进提供依据,确保实现从“用得上”到“用得好”的转变。今年以来,共计发放各类辅助器具5件,惠及5名残疾人,主要涉及手动轮椅、助行器、盲人电饭锅等器具类型,基本满足了受助残疾人在出行、生活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三是“多维”宣传,精准覆盖政策。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扩大政策覆盖范围。通过社区公示栏、微信百家群、公众号等多元渠道,广泛宣传辅具适配政策、申请流程以及适配种类。借助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以及入户时“面对面”细致讲解等方式,以成功适配案例为示范进行引导,消除群众信息盲区,确保残疾人及其家属对政策“应知尽知”。截至目前,共开展宣传活动1场,进行入户宣传10次,惠及100户300余人,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知晓率。(石小丽)

  1. 上一篇:锦屏县固本乡:党员干部助秋收 志愿服务暖民心
  2. 下一篇:锦屏县铜鼓镇:稻浪鎏金收割忙 颗粒归仓促振兴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