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民政事业发展综述
民政连民生,枝叶总关情,“十三五”以来,黎平县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获全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单位表彰,2017年、2018、2021年获州民政系统目标考核优秀奖。
兜底保障更齐全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黎平县民政部门闻令而动,认真履行“兜底保障一批”的政治责任,为困难群众织起全面、牢固的兜底安全网,助力全县实现“减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脱贫攻坚期间,全县累计支出农村低保6.46亿元、特困供养资金5675.84万元、临时救助金4857.28万元、孤儿保障资金983.42万元、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648.58万元。
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由2016年每月484元提高到2022年的每月660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2016年的每年3060元提高到2022年的每年5280元,提高72.55%。
“十三五”期间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移民每人发放1500元的一次性临时救助补助,惠及34825人,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农转城”工作,夯实搬迁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医养守护“夕阳红”
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提档升级,全县累计建有敬老院18所,供养床位数1323床,兜底保障对象的机构养老实现中心乡镇全覆盖和养老机构网络。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投入使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4个,完善县城移民社区“五个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建成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德凤、水口敬老院完成提质增效,在建县老年养护楼建设项目,抢抓国家、省相关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康养项目。
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初见成效,从2018年1月起实行“公建民营”试点,通过向养老护理服务公司购买专业服务的方式,提高县社会福利院的服务质量,利用水口敬老院与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实施“牵手计划”契机,打造“社工+养老”模式并推广。
与黎平县红十字爱民医院建立院民医疗康复“绿色通道”机制,使敬老院院民能够享受到便捷周到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服务。高龄津贴制度逐步健全。全面落实特困供养救助制度,做到应养尽养。现有特困供养人员1588户1656人。其中集中供养201户203人。
社会治理成效显
近年来,黎平县不断创新发展治理方式,让基层社会治理活力不断彰显。
完成全县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为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发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在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大稼乡岑趸村、坝寨乡坝寨村、德化乡德化村等33个村被命名为“贵州省村规民约示范村”。村级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100%目标。
完成第十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县321个村(社区)中有313个村(社区)实现了“一肩挑”,“一肩挑”占比达97.5%,实现了过程和结果“双圆满”“三升一降”“五个好”目标,夯实了党和政府的治理基石。
社会组织工作上新台阶。全县登记注册社会组织127家,涵盖慈善、社会工作、教育、文化、健康卫生、就业、体育运动、商会、种养殖等行业,形成了门类相对健全、服务相对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为黎平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吴立 姚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