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孟彦镇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抓班子、带队伍、强落实”活动为抓手,聚焦村干部人才不足、能力欠缺、权责模糊等突出问题,着力在选才、育才、用才上精准发力,成功锻造一支想为能为有为的高质量村干部队伍。
一是拓宽渠道“优选”,打破人才不足桎梏。畅通“个人自荐、村民推荐、党组织举荐”三轨选才渠道,着重从本村致富带头人、年轻党员、村民代表、返乡创业青年、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中挖掘村干部适配后备人选,通过“实地调研+点对点访谈”及时掌握其思想动向、发展规划、专业技能水平,精准锁定德才兼备且有意愿的本土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力量发展,由联系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培养,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实践历练,助力提升政治素养及工作能力。截至目前,全镇储备村级后备力量46名,其中35岁以下1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40名,开展谈心谈话92人次。
二是聚焦主业“精育”,破解能力欠缺困境。实施“州县轮训+镇级集训”培训模式,根据州县下发培训主题精准匹配岗位、业务相符村干部外出参训,打破培训地域、师资壁垒,进一步提高村干部业务精度、知识广度、思想深度。同时,结合镇情实际、发展需求、岗位要求科学设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全生产、低保核查、“两清两改两治理”等业务培训课程,选取业务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登台讲课,保障课程质量过关、参训有效。截至目前,共选派37名村干部参加州县级培训;镇级累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11场次,村干部参训260人次。
三是明岗定责“善用”,清除权责不清弊端。立足履职事项要求及村情实际,组织11个行政村召开专职村干责任分工讨论会集中商讨分工事项,依据村干部能力特质、年龄结构、专业水平差异及个人意愿科学划分岗位职责,明确“谁来干、干哪些、怎么干”,确保人岗适配、权责对等。建立“AB岗”结对补位机制,选取业务能力、年龄、专业相符的村干部互为结对补位对象,在一方请假时及时补位履职,确保“事不离人、岗不离责”。截至目前,累计召开专职村干责任分工讨论会11次,完成58名专职村干分工调整。(杨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