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凯里市第十四小学300余名少先队员化身“小茶农”,浩浩荡荡,开赴大风洞镇青杠林村茶园,一起学习茶知识,体验茶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茶叶加工厂,种茶师介绍中国茶文化,讲解采茶的知识及方法。
据了解,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培训后,老师带领少先队员们,紧随班旗,浩浩荡荡上山采茶。
茶园里,一簇簇嫩绿的芽尖儿吐露,放眼望去,满目青翠。明媚的阳光下,大家纷纷戴上斗笠,斜挎竹篓,化身“采茶人”,穿梭在茶垄间,像一个个跃动的“音符”。
这时,融融春光下,红领巾那一抹红与满山的茶叶绿交相辉映,形成茶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来自五(6)班的黄焰却站在茶垄间发愣,正纠结“一芽一叶”,在旁边除草的“茶婆婆”看到了,便马上采摘了一片嫩芽指导说:“一片小芽,像雀嘴。”然后,“茶婆婆”又示范,并手把手地教,特别提醒,采茶不能掐,影响茶叶生长。
于是,黄焰照做,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嫩芽,手指轻轻向上一提,将芽叶摘断,一片片嫩绿的茶芽滑入篓中。不久,黄焰收获满满,感叹说:“这次劳动,我真的体验到了采茶的艰辛和快乐,更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几千年前,中国人通过“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将中国茶叶及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采茶结束后,红领巾们来到茶叶加工厂,听制茶工人介绍制茶过程,学习了解制茶工艺,并亲自体验制茶过程。
凯里市第十四小学德育处主任杨昌芬表示,今天,我们通过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学习茶文化知识,亲自体验采茶、制茶过程,还可以感受到茶这片叶子的神奇,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自然的馈赠、劳动的快乐。
近年来,凯里市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创新“主题活动+劳动基地+学科融合”,让学生了解劳动,参与劳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目前,已建立凯里市大风洞青杠林茶场劳动实践基地等,今年有近万名学生到此开展茶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杨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