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凝心聚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时间:2025-02-24 14:34:28    来源:丹寨文明网    

  自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工作开展以来,丹寨县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职能作用,特别是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的余热,凝心聚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成立“五老”法治宣传团,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和权益保护。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动上门动员政法战线退休党员干部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成立“五老”法治宣传团,把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深入学校开展以宪法至上、守法光荣为主要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律知识进学校,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法治环境。自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工作开展以来,“五老”法治宣传团深入县第二中学、兴仁镇中学、排调镇小学等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宣讲5场次,受教育学生达1000余人;“五老”人民陪审员参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审理2起,在开展积极健康向善教育同时,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组建“五老”环境整治组,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社会环境。“五老”义务网吧监督员联合县公安局、县市监局、县文广局到县城经营性网吧开展是否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是否设有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入内”警示牌、是否严格落实实名登记、消防设施是否齐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出口设置是否合理等情况检查,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自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工作开展以来,“五老”义务网吧监督员到辖区2家网吧开展检查2次。组建“五老”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组,联合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市监局,向校园周边文具店、食杂店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整治校园周边“三无”食品。上下学高峰期,“五老”志愿者还对学校门口违停车辆进行规劝引导,畅通学校周边出行通道,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稳定的校园周边环境。自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工作开展以来,“五老”志愿者对城关第一小学、城关第二小学、泉山小学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3次;到县城水库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1次,劝阻7名未成年人不要到水库边上逗留,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广泛动员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同志加入“五老”优秀家教家风传承宣传队,深入家长学校、村居(社区)开展“尽责优教·传承家风”宣讲活动,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育人观,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自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工作开展以来,“五老”优秀家教家风传承宣传队深入长青第一小学、泉山小学、干改村等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3次受教育家长达300余人,引导家长(代理家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如龙泉镇党委原副书记张世勇,他为党工作多年,政治过硬、德高望重,在他的张氏家族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家庭影响力,他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家庭成员和身边人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良好家庭家教家风,为家庭的幸福美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注特殊未成年人群体,开展“夕阳”结对关爱“朝阳”活动。广泛摸排“五老”兴趣特长、志愿服务意向等情况,分类组建慰问关爱组、课外学业辅导组等,按照自愿、自觉、就近、量力而行的原则,“五老”以“1+1”“1+N”“N+N”等多形式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常态化开展结对关爱活动。通过定期开展走访、心理疏导、赠送物资等,让这些困境中的孩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健康成长。自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五老”与留守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106对,共进行心理疏导39人次,宣讲励志故事68人次,进行节日陪伴21人次,帮助解决困难或问题9个,帮助办理实事7件,送去价值4000余元的关爱物资,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缺乏亲情呵护、学业辅导和家庭教育等问题。

  1. 上一篇:黎平县:多举措推进“学习身边榜样”活动走深走实
  2. 下一篇: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