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绘就城市美好新画卷
时间:2025-11-10 16:40:14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近日,岑巩县聚焦城市功能提升与民生需求,大力推进垃圾亭、防护栏、烟灰柱及人行道防护桩安装工程。随着一批批崭新的基础设施陆续投入使用,县城环境愈发整洁有序,市民出行安全更有保障,城市面貌焕发出全新活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精准施策,补齐设施短板。

  近年来,岑巩县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此前,部分区域存在垃圾投放不规范、行人横穿马路安全防护不足、公共区域吸烟遗留烟蒂难清理、人行道车辆乱停放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切实解决这些痛点,县委、县政府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基础设施完善方案,将垃圾亭、防护栏、烟灰柱和人行道防护桩安装工程列为当前的民生项目,全力推进实施。


  在垃圾亭建设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积极争取项目,将“建成城区垃圾收集亭100个”列为2025年县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根据街道各小区的人口密度和垃圾产生量,科学规划垃圾亭选址,确保覆盖范围广、居民投放便捷。新安装的垃圾分类亭配备分类投放区域,有效解决了垃圾桶“随意摆放”“频繁飘移”等问题,同时安排专人定期清理和维护,保持垃圾亭及周边环境整洁。截至目前,已在城区安装垃圾亭100座,极大改善了以往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


  防护栏安装工程则重点围绕城区主干道人员密集区域展开。此次安装的防护栏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外观简洁大方,有效防止车辆随意横穿,行人横穿马路和践踏绿化带,保障行人与非机动车出行安全,还能起到美化城市道路景观的作用。据了解,全县已累计安装道路防护栏 3000 余米,进一步规范了道路交通秩序,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针对公共区域烟蒂乱扔问题,岑巩县在广场、公园、公交站台、商场周边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合理设置烟灰柱。安装的这些烟灰柱设计小巧精致,顶部设有灭烟装置,底部可收集烟蒂,既方便吸烟者规范处理烟蒂,又减少了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物,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 “小帮手”。


  此外,为保障行人在人行道上的通行安全,防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岑巩县还在城区主要人行道安装了人行道防护桩。这些路障采用耐用材料制作,高度适中,既能有效阻挡车辆进入人行道,又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同时还对人行道周边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切实维护了人行道的通行秩序。

  成效显著,城市面貌焕新。

  随着垃圾亭、防护栏、烟灰柱和人行道防护桩的陆续安装到位,岑巩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岑巩县,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垃圾被有序投放到垃圾亭中,再也不见往日垃圾散落的景象;振兴大道绿色的防护栏与周边环境相融,交通秩序井然;公共区域的烟灰柱让烟蒂有了 “归宿”,地面更加洁净;人行道上的路障有效杜绝了车辆占用现象,行人出行更加安全放心。


  “以前城区垃圾乱堆,夏天味道特别大,现在丢垃圾也方便街道上每隔不远就有崭新的垃圾桶,分类标识清晰明了,现在这个环境越来越好,希望我们大家做到垃圾不落地,人人热爱家乡。” 城区居民周女士高兴地说。不仅如此,防护栏的安装也让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以前孩子上学过马路,总担心有人行道车辆随时启动,现在有了人行道防护桩,心里踏实多了。” 市民杨先生表示。


  此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不仅改善了岑巩县的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提升了城市品位,更切实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岑巩县将继续聚焦民生需求,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工作,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努力将岑巩县建设成为更加宜居、宜业和宜游的美丽城市。(杨云 杨明勇)

  1. 上一篇:锦屏县:教育铺就“逆袭路”斩断贫困“接力棒”
  2. 下一篇:情系军营强保障 军民同心筑长城——从江县持续加大武警部队建设投入赋能练兵备战工作
责任编辑:杨帆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