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蛰伏着一年的希望,蕴蓄着一年的心血,十二月,这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月,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柳川镇西南方向的加禾村,正在抓紧2021年最后的一点时间,为3年后的收获种下希望。
南五味子是一味名贵常用的中药材,种植幼苗三年成熟,加禾村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正适合其生长,为了发展当地林下经济,剑河县引入资金在这里种下1000多亩南五味子,并实现产销一体,这只是今年剑河县柳川镇为加禾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之一。
“我们这里的每一户山林、田土都是农户自愿拿给村里面的合作社来经营,农户在这里面劳务,分红的方式我们就以入股土地一亩为一股的形式来分给农户,所以我们农户在这块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加禾村党支部书记刘守武告诉记者。
加禾村是少数民族村寨,以苗族和侗族为主,村民共计208户,过去加禾村,主要以种植大米、茶油、西瓜、蔬菜等为主,因气候和地势的原因,这里种植的大米和西瓜品质优良,几乎不愁销路,每年产值达到500余万元,人均增收6000元。在种植的过程中,勤劳的加禾人也探索出自己的种植经。
加禾村村民说:“品种为前提、肥料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防病是重点。西瓜品种主要看市场的需求,我是养猪的,肥料我用的就是猪粪,如果化肥使用氮肥,西瓜生长得肯定要快一点,但是抗病能力又差一点。”
村民们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但是大米和西瓜都只有一季,如何利用好加禾独有的自然资源,持续提高经济收入,带动产业发展,实现“破局”?
剑河县党委政府经过深入研究探讨,结合当地优势,2020年由剑河县政府投入资金,县龙头企业鸿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试验种植10个大棚的羊肚菌,当年即实现亩产300多斤,同时产出的羊肚菌品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有了这个基础,2021年,鸿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400多万,建设605个大棚种植羊肚菌,共计200多亩,同时添设喷淋设施、生产变道,建好后用“反租倒包”的模式,倒包给老百姓,农户开始种就不花一分钱,收益由公司和农户平分。
鸿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龙家成说:“我们的技术员去给老百姓专门指导,告诉他们怎么做,每个环节怎么处理,老百姓种出来了以后,公司按照现在市场行情统一销售。”
2021年8月,剑河县柳川镇加禾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正式落成,加禾村围绕“田园菌香·和谐加禾”为主题,以食用菌、林下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统一安排部署示范试点各项工作。据柳川镇党委副书记张斌介绍,605个大棚种植的羊肚菌,预计2022年1月中旬收获,产量预计每亩500斤,按照目前平均市场价50元一斤,当季产值预计就可达500万元,村民收入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剑河县柳川镇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张斌告诉记者:“我们试点的这个目标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着力点,围绕‘四新’抓‘四化’,把农业做成有奔头的产业,把农民做成有吸引力的职业,把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大棚建好了,五味子种下了,勤劳的加禾人,并未停下脚步,又开始摸索新的种养殖办法,弥补羊肚菌的季差空窗期,相信不久的将来,加禾人一定会四季有收获,生活迈上新台阶,加禾村一定会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特色田园村寨。(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