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的文化魅力。近年来,凯里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度重视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建设,强化规划引领、产业融合、文化传承等措施,积极打造民居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产业支撑有力、文化氛围浓郁、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新路,为各民族聚居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民族村寨聚居区处处焕发出生产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繁荣生机。
一是强化规划先行,绘制民族村寨发展蓝图。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凯里市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各民族村寨,开展全面细致的调研,对村寨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等进行详尽记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与未来发展需求,量身定制保护与发展规划。把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沿线的南花、朗利、乌利、季刀苗寨;舟溪镇高速公路沿线的曼洞、营盘、枫香、新光苗寨;开怀街道郊区附近的养朵、龙井、棉席等70个村寨明确为建设保护核心区,严禁任何破坏传统建筑风貌的建设活动,对特色民族村寨等建筑进行重点修缮与维护,最大限度保留其原始韵味。建设核心区内,对新建建筑的风格、高度、色彩等进行严格规范,确保与传统风貌与民族村寨整体氛围相融合。通过规划,既保护了民族村寨的文化遗产,又为其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使民族村寨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独特魅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强化资金支持,筑牢民族村寨发展根基。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坚实的资金保障。凯里市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保护资金,详细汇报民族村寨的保护现状与发展需求,提高资金申请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协调地方财政加大对民族村寨建设的投入,设立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并建立逐年递增机制,确保资金稳定。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民族村寨的开发与建设。吸引企业投资民族(民宿)文化旅游项目、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等。贵州云村棉席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开怀棉席牧野谷和炉山镇落棉慢仙谷、三棵树老鸭康养民宿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的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乡村(民宿)旅游融合发展山庄,不仅为村寨带来了发展资金,还提升了其知名度与影响力。舟溪引进平台公司贵州智晟科技公司进驻曼洞村,实施企业化运作,全方位负责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运营,聚焦打造“康养文化的体验中心”目标,走民族康养旅游新路,打造民族原生态特色康养旅游村寨,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新体系。据统计,近年来,凯里市共争取到上级少数民族专项发展资金2700余万元,地方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这些资金有力支持了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修缮、文化传承等工作,为民族村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强化文化传承,激活民族村寨发展灵魂。文化是民族村寨的灵魂,凯里市始终将文化传承作为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分别在各镇(街)民族村寨设立文化传承基地,开展各类传统技艺培训。在开怀街道碧档嘎设立以传承和保护并弘扬苗族古歌古辞、苗族贾理、苗族酒歌、苗族情歌、苗族高排芦笙乐舞和芦笙词等非遗项目为己任的培训基地,在三棵树南花苗寨、开怀街道上马石移民社区设立刺绣传承基地、在大风洞吴都革家寨设立蜡染传承基地,邀请资深非遗传承人及民族文化专家、学者、文艺传承人亲自授课,吸引了众多年轻村民参与学习培训2000余人。通过培训,不仅培养了一批刺绣能手,还让这一传统技艺得到更好传承与创新。此外,大力支持民族村寨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在传统节日“牯藏节””芦笙节”等节日期间,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同时,凯里市还鼓励村民将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民宿苗医苗药保健、民俗手工艺品、酸汤特色美食等旅游产品,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传播了民族文化。为加强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凯里市还与当地院校,开设民族文化相关专业与课程,为民族村寨培养专业人才。通过这些举措,民族村寨的文化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四是强化产业发展,注入民族村寨发展动力。产业兴旺是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凯里市立足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对于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浓郁的村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整合村寨内的自然景观、苗族建筑、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与景点。通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模式,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康养、民宿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下司古镇、舟溪镇曼洞村、三棵树镇南花村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精品康养民宿旅游路线,有效带动廊带沿线旅游经济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已规划精品康养民宿旅游路线3条,串联民族特色村寨5个,带动旅游收入约100万元。同时,根据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充分利用下司镇淑里村仫佬族村寨现有的蜂糖李栽培技术,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鼓励村民种植特色农产品,打造淑里村蜂糖李基地100亩。因其品质优良,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为村民带来可观收入,为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五是强化宣传形式,点亮民族村寨团结底色。凯里市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把民族团结进步元素全面融入民族村寨建设项目中,利用宣传栏、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画、宣传标语等,让民族村寨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接受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并借助农家书屋、民族文化陈列馆(室)等阵地,多形式、多渠道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法规送入各村各寨。在苗族“牯藏节””芦笙节”“爬坡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中积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新的时代内涵,有重点、有针对性、分众化开展好宣传教育及主题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刘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