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政策“红利”惠 移民人居环境焕新颜
时间:2025-07-21 09:09:02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近年来,锦屏县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聚焦移民群众“住得好、过得美”的期盼,通过精准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改造等工程,让移民村寨实现“旧貌换新颜”。

  基础设施“补短板”,生活环境提质效。基础设施是移民村寨人居环境的“骨架”,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针对移民村寨普遍存在的道路破损、排水不畅、路灯照明等问题,锦屏县紧扣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将资金精准投向最急需的“短板”领域,用实打实的硬件升级,让移民群众生活环境从“将就住”迈向“舒适过”。在亮江移民示范村,曾经坑洼的泥土路被拓宽硬化的水泥路取代,道路两侧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夜晚出行的路;寨内正在实施的亮江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项目,为村里修建好文化活动场所、标准球场、安全栈道、码头等,后续会继续实施村内庭院整治及排污项目,通过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现移民村寨“硬件达标、环境宜居、生活舒心”的目标。

  共建共治,激活移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环境改善,不仅要“政府干”,更要“群众参与”。锦屏县推出“村民自治+积分奖励”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明确“门前三包”责任。在锦屏县平略镇平敖村推行的“积分制”颇受欢迎,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清扫公共区域可积累积分,凭积分到村超市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日用品。同时,平略镇每月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和“文明卫生村寨”评选,引导大家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

  长效管护,让“新颜”变“常态”。为破解“整治易、保持难”问题,锦屏县构建长效管护机制,组建由保洁员、护路员、河道护理员等组成的专职保洁队伍,实现公共区域常态保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引导群众养成“自家门前自家管公共区域大家护”的自觉习惯,让“共治共享”成为乡村治理底色。

  截至目前,锦屏县累计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76个,投入资金26260.4万元。从“难点”到“亮点”,从“脏乱差”到“洁净美”,锦屏县移民村寨的蜕变,正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惠及民生的生动写照。(谌宏文)

  1. 上一篇:打卡点升级!黎平世纪大道 成城市新地标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