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黎平县龙形街道三什江社区,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建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窜寨路,一簇簇应接不暇的产业园,一条清澈的八舟河穿社区而过,花红草绿,目之所及,步步皆景,处处如画。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责任担当
“过去村民不敢到公众场所议事,对村寨公共事务也不管不问,自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团结意识谈薄,环境卫生一定程度也存在脏乱差问题。自从成立了‘寨管委’,寨里发展产业有人领着搞,环境整治活动群众自觉做,各项办事手续有人上门宣传…”谈到“寨管委”成立后带来的变化,陆昌海幸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三什江社区是村改居社区,也是推行“寨管委”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形街道认真落实乡村治理五年行动计划,以“寨管委”为载体延伸基层治理触角,以“十个一”行动为抓手,充分运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模式,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治理体系
“过去,我们寨子作为一个大寨,环境卫生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自从有了‘寨管委’的管理,大家逐渐养成了讲卫生、爱干净的好习惯。”三什江社区平寨(组名)“寨管委”主任杨天林欣慰的说道。
连日来,杨天林带领着“寨管委”委员开展村寨环境卫生整治,在他看来,好的生活环境来之不易,只有自己动手,人人参与,才能长久维持,用实际行动抵制农村乱倒垃圾、拒绝酒席浪费等乱象,确保“村规民约”真正成为村民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为了完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三什江社区建立了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寨管委”制度,组织推选村里面的保洁员、护林员、安全员、综治员等担任“寨管委”委员,形成“1+N”的组织构架,明确分工,有效延伸基层治理的触角。
“我们成立‘寨管委’,能够实现各自然寨内的群众自治,有效解决长期以来村支两委人少事多、村民难管理的问题,逐步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由村支两委治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三什江社区综治员杨昌广介绍说。
发展“庭院经济”,让群众富起来
“三什江社区是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社区,也是全县远近闻名的田园社区,但是由于发展资金有限,一直没有进一步提质改造。”乡村振兴驻社区第一书记陆顺霞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三什江社区村民们越发迫切的想要改变村容村貌,加上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三什江社区以县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突破点,借助新国发2号文件和“桥头堡”政策东风,依托八舟河景区,以“家庭农场”为切入点,引导群众发展以“菜园、果园”为主的“庭院经济”,将群众庭院的“方寸地”建成群众的“增收园”。同时,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群众流转土地,招商引资,打造采摘体验园,让群众吃上旅游饭。目前,龙形街道三什江社区累计开设农家乐5家、民族特色餐馆3家,实现创收40万余元。“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体验农事生活”的乡村特色业态旅游正在逐步形成。
党建引领“四联双增”,盘活集体经济
自从“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启动以来,凡是涉及到我们利益的事项,特别是土地流转发展产业这方面,大家都很积极主动,有困难的群众大家一起商量着办。”三什江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忠文指着田边大片草莓园一边继续说道:“现在,成立了寨管委这个“组织”,共谋村级发展事项也就有了组织保障”。
2021年以来,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增收”行动,三什江社区推广“四联双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模式,通过“寨管委”和党员的示范带动,积极动员广大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引导党员群众发展草莓种植70亩,葡萄种植20亩,林下种植天麻10万窖,生猪养殖80头,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激发了群众参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据悉,龙形街道已组建“寨管委”16个,配备“寨管委”委员130人,累计完善“寨管委”制度16个,召开“寨管委”碰头会议272次,开展“寨管委”主题日活动498次,收集民情民意139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覆盖4490人,为民办实事150余件,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524次,开展生产生活安全隐患排查覆盖8057户。(石庆莲 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