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肇兴镇坚持做好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积极打造特色乡村农文旅品牌,不断挖掘民族文化底蕴,努力探索新的经济增长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实现农文旅高质量融合互动发展。
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
肇兴镇统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围绕基础设施提升、特色产业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和村民自治提升等四个方面,积极申报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着力打造“千年侗寨·最美肇兴”“文创厦格”“民俗纪堂”“生态堂安”等民族传统村落品牌,将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发展,先后有8个村寨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
为保护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科学合理地制定文物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黎平肇兴侗寨保护与整治规划》《肇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肇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和《黎平县肇兴镇总体规划(2017-2035)》等专业规划,规范对传统村落村民建房的具体指导,使传统村落人文物风貌上升到法制层面保护。
近年来,肇兴侗寨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6亿余元,招商项目签约资金3.8亿余元;争取省信用联社向肇兴示范小城镇投放贷款1.5亿元,先后完成城镇风貌整治、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非遗中心、消防高压系统等70余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镇容镇貌得到极大改善,景区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夯实了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肇兴镇按照“文化引领、保护优先、传承发展”的建设原则,加大侗族文化培育和传承,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加大侗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力度,组织开展对肇兴非遗项目全面普查,积极申报各级非遗名录,建立起国家、省、州、县四级名录体系。其中侗族大歌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萨、月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侗戏、侗族琵琶歌等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洞芦笙会、抬官人、牛腿琴歌等列为省级非遗名录,侗绣等21项列入州级非遗保护名录。
为做好活态传承发展,肇兴镇还积极组织推荐申报文化传承人,其中陆勇妹被评为省级传承人,陆根卫被评为州级传承人,陆东辉被评为县级传承人。在队伍培育方面,挂牌组建了仁义侗族大歌队、礼团侗族大歌队、肇兴村表演队、肇兴景区表演队等,引导成立了“侗品源”农民手工技艺合作社,做好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工作。在非遗继承方面,组织在中小学开设非遗文化传承课,教学生唱侗歌、弹琵琶、吹芦笙、刺绣、蜡染等,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人才保障。
整合利用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平台
采取“政府主导、民间主办、市场参与”的模式,整合利用资源,集中打造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推动民族节庆活动市场化、品牌化。大力支持民俗节庆活动举办,每年的谷雨节、芦笙节、侗年节、泥人节、祭萨节等多姿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举办带动当地旅游腾飞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2024年举办以“盛情肇兴.放歌谷雨”为主题活动,开展了寨门迎宾、鼓楼习歌、盛装巡游、篝火狂欢、“村歌”大赛、“村锅”展示、蹦侗迪、丢卣卣、抹花脸、讨乌米饭、花桥对歌等系列特色民俗活动,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感受侗家人不一样的谷雨节,让前来体验的游客乐在其中、游有所获、体有所感。据统计,2024年肇兴侗寨谷雨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580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79.5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
近年来,黎平县肇兴镇深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侗族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通过举办“村歌嘹亮”等系列节庆活动,成功吸引了全球目光,特别是在今年“五一”期间,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共吸引了超过6000余名游客参与,较前一年增长了14.28%,有力地弘扬了侗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显著增长,充分体现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的生动实践。
文旅升级,特色村寨焕发新生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肇兴镇文旅融合的另一重要策略。通过对肇兴村、堂安村、纪堂村等传统村寨的资源整合与创新性保护,这些村寨在短短三年间旅游人数激增至180万人次,增长率高达30%,旅游收入占到全镇总收入的六成之多。这一系列文明实践成果不仅让古老的侗寨重新焕发生机,更将其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侗乡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成为了最吸引人的旅游名片。
在推进文旅融合的征途中,肇兴镇积极探索“旅游+民族特色产业”的新模式,依托其4A级景区的优势平台,累计举办了超过200场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成功吸引了超过500万人次的线上关注,线下活动转化游客达到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通过新媒体营销、电商平台的运用,以及与民族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拓宽了旅游产品的供给链,还有效促进了当地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024年6月底,央视携多家媒体集中到肇兴镇皮林驿站对“四好农村路”进行采访,“一号公路”作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是黎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成果典范,谱写出肇兴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走出了一条带动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子,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肇兴镇依托千年的农耕文化,打造了一系列农事体验活动,如“插秧文化体验”与“农耕亲子游”,让游客亲历犁田、插秧,体验侗家农趣。据统计,2023年度,此类活动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增长8.21%,农民人均增收约1200元,证明了农耕文化旅游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实效性。
侗族大歌作为文化瑰宝,成为旅游体验的核心。肇兴侗寨通过“村歌嘹亮”大赛,每周末上演原生态侗族大歌演出,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仅2024年第一季度,文化演出带动的旅游消费同比增长了13.47%,展现了传统文化对旅游产业升级的强劲推动力。
肇兴镇创新推出“侗寨生活体验游”,结合智慧导览系统,游客可一站式体验鼓楼文化、风雨桥漫步与手工艺品制作。实施以来,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2%,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3.06%,成功搭建起展示侗族风情、促进经济发展的广阔舞台。
融合创新,积极探索集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休闲度假于一体“农文旅”综合体模式,“稻梦空间”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收入同比增长23.11%,实现了产业间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独辟蹊径地融合农业精粹、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精心编织出一条以“农耕”为经、“文旅”为纬的发展蓝图,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动人画卷。
推出“稻田认养计划”及“农事体验周”,让游客亲身体验插秧、收割,品尝生态农产。2023年,此项目直接促进农产品销售增长23%,农户平均增收1500元,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首度“亲密接触”,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旅融合,绽放乡村魅力风采。利用侗寨独特的建筑群与民俗风
情,打造出“鼓楼光影秀”与“侗族风情园”,使游客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2024年春节期间,特色文旅活动吸引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有力证明了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翅膀。
创新驱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通过引入“智慧乡村旅游”平台,肇兴侗寨实现了线上预订、智能导览等功能,游客体验大幅提升。同时,开发“云端侗服秀”等数字化产品,让传统服饰通过虚拟试穿走向世界,带动手工艺人收入翻番。实践表明,科技赋能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依托自然景观,开发“生态教育研学”、“绿色徒步线路”等项目,吸引生态旅游爱好者。2023年,生态旅游项目直接贡献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8%,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正逐步转变为金山银山,确保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路径。据了解,自2023年旅游复苏以来,合作社共接待研学、体验游客约2万余人,其中大湾区体验游客占70%(签约研学机构30多家)。经营收入约620万左右(网络平台销售约120万元、实体店销售240万元、研学体验260万元),带动2000多名绣娘、织娘、染娘就业,每年支付绣娘、染娘、织娘工资400余万元。
培育文明新风探索基层治理新路
肇兴镇积极探索“红黑+《村规民约》”工作模式,通过“责任落实、健全制度、舆论宣传”,充分发挥“红黑榜”和《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切实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群众形成“向上、向好、向善”的文明新风价值取向,实现基层治理和村民自治的“双赢”目标,以乡风文明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由各村“两委”(文明实践站)组织村民大会,通过召开座谈交流会、入户走访、鼓楼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民意,发动村民积极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推进村民自治,乡村治理,促进文明新风形成。将农村消防、道路交通、森林防火、人居环境、饮水安全、社会治安、“两违”整治、“两早”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矛盾纠纷、社会治理、文明风尚等重点工作纳入《村规民约》,与“红黑榜”工作结合起来,针对“等靠要”、懒汉行为、家庭暴力、拒绝赡养老人、涉黑涉恶、“黄赌毒”等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纳入“黑榜”鞭笞后进,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纳入“红榜”激励先进。“红黑榜”由村民“评榜、管榜”,《村规民约》由村民“制约、管约”,切实保证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人翁”地位。通过采取“红榜”正向激励和“黑榜”反向约束,以“红榜”题名为荣,以“黑榜”有名为耻的文明新风尚氛围在肇兴各侗寨形成,实现基层治理和村民自治的“双赢”目标。(陆继安 吴光辉 李靖 田茂涛 潘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