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学村王氏宗祠,楹联上“庆衍三槐屡代忠臣登硕辅,荣承四杰历朝孝子至公卿”的二十二个字充分诠释了社学村百年来族群和睦、勤劳俭朴、爱国爱家的文化内涵。社学村王氏宗祠始建于道光5年(1825年),距今已有199年的历史。
祠堂,承载着宗族文化认同,是连结乡邻情谊、弘扬乡风文明的重要纽带。近年来,社学村乘着全面实施“千万工程”的东风,积极盘活祠堂资源,以王氏宗祠为抓手,探索发展“古祠堂+N种功能”的乡村善治新路径,实现“一堂多用、一堂多能”,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着力构建 “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从而实现“三最”,即乡风文明最淳朴、乡村生活最安定、法治环境最优良。
“祠堂+文化宣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推开家祠大门,正堂罗列的是王氏先祖的排位,两侧墙面印画着的是家学家训。祠中陈列着王氏族谱、龙塘县县志、传统兵器、镂空木雕等物质文化,目前已对社会公众开放。据不完全统计,展列传统文物约200件。堂前的院子到了夜间,就是村民们的“武术训练场”。社学村两委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历年都将村中有非遗技艺的老年人及部分中年人组织起来,动员青少年儿童延续非遗技艺传承,其中包括传统武术、舞龙舞狮、木工雕刻等。社学村少年非遗传承团队在县内各比赛活动中均保持活跃,屡创佳绩气势昂扬,在非遗发扬传承中包含少年人的青春风采。
社学村以祠堂为载体、文化为纽带,将王氏宗祠作为社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阵地,并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优化志愿服务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目标任务,进一步拓展了乡村思想文化阵地,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丰富了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一场场接地气、贴近生活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一件件孝老爱亲、善行义举的感人故事正在祠堂内“上演”,如春风化雨,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社学大地。今年以来,社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开展各类活动40余次。
“祠堂+法律服务”守护人民合法合规的权利权益
始建于清代的古祠堂与常办常新的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相遇,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在祠堂内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将法治宣传融入传统文化、传统节令当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让村民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今年以来,社学村先后在王氏宗祠举办法治宣传8次,真正实现法治宣传“面对面”。
法律咨询有温度,社学村率先建立自然村级法律服务“门诊”,针对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的新变化以及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向村民分析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同时,对村民比较困扰的经济纠纷、婚姻矛盾、家庭暴力等问题提供专业建议。今年以来,驻村法律顾问通过现场、电话、微信等方式为社学村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80人次,解答16个法律问题,切实做到法律服务“零距离”。
“祠堂+基层善治”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我们村的羊肚菌产业去年收益不错,可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品种和延伸产业链条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壮大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在王氏宗祠里,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等齐聚一堂,就羊肚菌产业发展一事,大家踊跃发言、热烈讨论。
社学村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全面公开,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议事委员会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议事和决策程序,形成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生动格局。同时,将祠堂作为调解村民日常小矛盾、小纠纷的重要场所,通过德高望重的老人、有调节能力的村干部的调解,大家在祠堂里面敞开心扉说一说、议一议,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从“村里干”到“一起干”、“村里事”变“自己事”,社学村村民主人翁意识不断被激发,乡村基层治理逐步完善。
同时,利用家祠场地,在空院中简办村民的红白喜事,引领社会新风尚,展现勤劳质朴的生活态度。依托家祠场地设置了“寨管委”,综合管理村中少年非遗传承团队、老年民乐队、中老年腰鼓队等村民自发组成的队伍,为村民的业余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祠堂+人才培育”注重后继力量发展
社学村注重对后辈的培养,关注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为此,社学村两委在王氏家祠里召开“返乡大学生座谈会”,不仅为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指导建议,还提供交流平台。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家风学堂”,每年寒暑假都将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知名社会学者、品学兼优在校大学生等力量组织起来,在家祠开设公益补习。目前,开展“返乡大学生座谈会”3次、开办“家风学堂”2期,参加学生28人。
家祠的墙壁上印画的不单是家学家训,还将历年来村中考取重点大学的学子以及有重大贡献的族人放在榜样栏上,供后辈瞻仰,以“润物细无声”之态感染后辈、激励后辈。借助家祠扩散浓厚的家风氛围,促进整村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