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持续的暴雨导致雷山县永乐镇加支村棉花坪组隐患点整体变形开裂,部分村庄房屋受损,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为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支村党支部联合镇党委、镇政府迅速组织群众转移至就近安置点。在临时安置点里,党员干部们日夜坚守、事无巨细,受灾村民们主动分担、守望相助,携手共同渡过难关,一幕幕暖心场景令人动容。
临近中午,走进永乐镇加支村安置点,临时搭建的厨房里,大铁锅正冒着腾腾热气,一股浓郁的饭菜香扑面而来。
“咱不能光等着被照顾!”加支村棉花坪组小组长杨秀海麻利地挥舞着锅铲,绿油油的青菜在油锅里滋滋作响。水槽旁,五六个妇女围坐成圈择菜洗菜;几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主动承担起搬运物资的活儿;孩子们也没闲着,帮忙剥蒜、递碗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浓浓的烟火气让这个临时的“家”格外温暖。
“米是余忠华等16户村民捐的,菜是李金梅等32户村民捐的,咱们这是‘百家饭’!”村文书陈娟介绍,目前全镇物资短缺、交通中断、运输困难,仅靠政府的支持帮助是不够的。于是,加支村党支部发出“邻里互助、共渡难关”倡议,建立“村集体统筹+村民自愿捐赠”的物资调配体系,倡议发出短短半天,临时安置点的空地上堆满了村民们自发捐赠的食材和生活物资。
同时,针对安置点人多秩序混乱、卫生清洁滞后等问题,村党支部创新推出“1+2+N”值班制度,制定《互助食堂值日表》,分小组将洗菜、切配、烹饪、洗碗、打扫等任务细化到人,每日由1名党员带班、2名群众轮值,并设置N个特长岗,安排擅长烹饪的村民组成“炊事班”,有车辆的负责采购运输,让安置点既有秩序更有温度。
更让人感动的是,7月1日,加支村未受灾的野猪坡片区群众自发组成慰问团,带着满满的爱心物资来到村临时安置点,为因汛情转移至此的受灾群众送去温暖与关怀,并共同商讨灾后重建计划。
“都是一个村的,这时候不分你我,能帮一点是一点!”村民们的朴实话语,道出了最真挚的情谊。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加支村的村民们用一筐筐蔬菜、一袋袋大米、一张张值班表,书写了党群同心、邻里互助的动人篇章。而这股凝聚的力量,也必将助力他们早日重建家园,迎接雨后的灿烂晴天。(余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