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平寨乡三链协同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时间:2025-10-17 09:18:04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黎平县平寨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长效管控全周期,创新构建“制度链+责任链+服务链”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实现“小事不出寨、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一是“制度链”筑基,多元共治织密预防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结合民族特色修订完善9个行政村村规民约,将红白喜事简办、生态保护、移风易俗等纳入条款,通过“寨管委”监督执行,累计劝导大操大办酒席11次,化共化解21起纠纷,其中邻里纠纷9起,山林纠纷4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起,损害赔偿纠纷1起,其他纠纷6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同步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划分62个网格配备121名联户长,组建9支治安巡逻队共270人,建立“村级排查—乡级研判”矛盾预警体系,共摸排不稳定因素178条,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二是“责任链”赋能,三级联动拧紧调处阀。构建“乡党委统筹—村党支部主导—网格党小组落实”三级责任体系,整合驻村工作队、网格员、“五老人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创新“院坝协商+寨老调解”模式。针对土地权属、邻里纠纷等高频问题,组织召开院坝协商会20余场,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成功化解邻里纠纷9起,山林纠纷4起。同步建立“十联户”自治单元,通过“十户联防”机制开展安全隐患交叉排查120余户,发现并解决问题安全隐患67个,形成“户户联防、寨寨联控”防控网。


  三是“服务链”固本,闭环管理打好组合拳。推行“调解—跟踪—回访”全流程服务,由乡综治中心牵头,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组建“流动调解庭”,对已化解纠纷实行“一案一档”动态管理。针对赡养纠纷、土地补偿等易反复问题,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敲门回访”300余人次,协调落实低保兜底、就业帮扶等后续措施12项。同步深化法治赋能,培养“法律明白人”45名,开展反诈宣传、民法典宣讲等活动33场,发放法治宣传手册600余份,群众法治满意度提升。(姜登云)

  1. 上一篇:锦屏县隆里乡:院坝会连民心 连心饭聚合力
  2. 下一篇:锦屏县铜鼓镇:院坝会里“唠”政策 “家常话”中暖民心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