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近日,锦屏县铜鼓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学生步行前往“红军铜鼓战斗纪念碑”开展红色文化文明实践活动。
一大早,天气寒冷,薄雾笼罩,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踏着有力的步伐,秩序井然,向纪念碑迈进。转过街角,穿过树林,一块镌刻有“红军铜鼓战斗纪念碑”的石碑映入眼帘,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高耸挺立。师生们拾台阶而上,整齐列队,面向纪念碑,神情严肃,一边倾听铜鼓镇党政办相关负责人讲述那一段革命壮举,一边围绕纪念碑,瞻仰参观碑身四面“铜鼓战斗简介”“毛主席长征诗”“铜鼓历史简介”等内容。
1934年12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的红九军团于黎平中黄兵分两路进入锦屏,一路向新化开进,一路约四五千人直插敦寨向铜鼓进发,在铜鼓南面乐安屯的旗鼓山与企图阻击红军的国民党黔军第15团打了一场攻坚战,红军战士奋勇血战,黔军大败而逃。红军缴获敌军枪支100余支,俘虏100余人。红军在铜鼓休息整顿,并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红军宗旨、革命道路和共产党的政策,两天后,红军由西门出水冲向偶里方向挺进。同学们目不转睛地观看着,仔细了解那场发生在铜鼓土地上的战役,眼神中充满了无限敬仰和自豪。来自铜鼓小学六年级的杨诗琪说道:“通过今天在红军纪念碑下老师的解说,让我感受到了红军长征时的英勇无畏、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也让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刻苦,遇到困难时也会毫不畏惧地去战胜它。”
实践活动结束后,校方还特别邀请了县原档案馆馆长王宗勋同志在铜鼓小学给全体师生授课,生动详细地讲述了当年红军在此地英勇战斗的故事,以及铜鼓历史文化等内容。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孩子们听得入神。“今天我们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到红军铜鼓战斗纪念碑举行红色文化文明实践活动,并邀请县内知名专家为学生讲解了红军过铜鼓的历史,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本地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根植在学生心中。” 铜鼓小学校长龙正彬介绍道。
近年来,锦屏县持续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全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文明实践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李勇 杨晓海 龙立新 张锡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