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扎根乡土 多元服务情暖养小——凯里学院实践团三下乡活动
时间:2025-07-07 09:32:59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7月5日,骄阳似火,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美童心,艺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凯塘镇养小村的实践活动进入第二天。团队延续首日热忱,以“实干+温情+赋能”的多元行动,在乡间地头书写青年担当,让青春身影成为乡村振兴图景中动人的一笔。

  晨光中的实干:肩挑重担暖民心

  早晨九点半点,养小村的朝阳正盛,实践团成员已集合完毕。“大娘,这担子我们来挑!”在村中水泥路上,成员看到村民大娘挑着满筐蔬菜蹒跚前行,立刻上前接过扁担。他与队友轮流接力,将沉甸甸的蔬菜平稳送到村民大娘家中,让大娘不住念叨:“这些娃娃,比自家孩子还上心。”

实践队员为村民搬运蔬菜。 陈紫菡供图

  类似的暖心场景在村内各处上演。村民奶奶采购了一袋大米,正愁无法运回家,两名实践团成员二话不说,两人一组扛起粮袋,踩着泥泞田埂前行。20分钟的路程里,汗水顺着脸颊滴入泥土,肩膀被勒出红痕,却没人喊累。“以前只在课本里读‘粒粒皆辛苦’,今天扛着大米走在乡间,才真正懂了这份重量。”实践成员擦着汗说。

  截至上午十点,团队帮助村民挑运物资多次,涵盖蔬菜、农资、生活用品等,用臂膀扛起了村民的“急难愁盼”。

  夏日温情:走访慰问传暖意

  十点之后稍作休整,团队兵分两路开展走访。一队前往空巢老人家中,成员们来到独居的村名王奶奶家为其打扫院落。“孩子在外打工,你们来了,家里总算热闹了。”王奶奶拉着成员的手,讲述着村里的变迁,眼角泛起泪花。

  另一队走访“光荣之家”,在,成员们围坐倾听老乡诉说家中参军儿子的故事,期间不住感叹,更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青年就该多听多学,把这份精神传下去。”实践团指导老师任会刚说。

  文化与环保:双轨并行赋新能

  下午三点,团队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全力投入村办处村民书屋整理工作。书屋原有图书多堆放杂乱,成员们先按农业技术、儿童读物、政策法规等类别细致分类,再用抹布逐本擦拭封面,最后整齐排列在贴有分类标签的书架上。

  “村里孩子放假总来翻书,现在摆得整整齐齐,他们找书也方便。”村支书看着焕然一新的书屋,难掩欣喜。成员们还发挥专业特长,用彩笔在墙面绘制阅读主题插画,设置“推荐图书”展示区,让书屋更添温馨氛围。

实践队员为村名整理书屋。 曾维翔 供图

  “从体力帮扶到精神陪伴,再到文化与环境赋能,孩子们用行动证明了青年的担当。”养小村村委会主任感慨道。实践团成员表示,次日活动让大家对乡村需求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未来将继续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让青春力量在乡土间持续绽放。(文桢婷)

  1. 上一篇: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美童心,艺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养小村开展实践活动
  2. 下一篇: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三下乡”活动第三天:用艺术点亮乡村,用行动温暖民心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