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生花传文脉 青春聚力助振兴:“绘美童心,艺路同行”实践团养小村实践第五日
时间:2025-07-09 11:35:00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七月流火,骄阳似炽。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绘美童心,艺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养小村的实践活动进入第五天,团队以“非遗传承润童心、安全守护筑防线、校地携手促振兴”为抓手,用实干诠释担当,以温情传递关爱,用专业赋能乡村。

  扎染课堂上,实践队员化身“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孩子们折叠、捆绑、浸染布料。当一块块素白方巾在蓝靛水中蜕变出灵动纹样时,孩子们眼中绽放出惊喜的光芒。“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贝,就像种子一样要种在心里。”队员们结合扎染技艺的历史渊源,向孩子们讲述非遗文化背后的民族智慧,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把家乡的美带向更远的地方”。指尖的蓝白交响里,文化自信的种子悄然萌芽。


  安全是成长的基石。上午的操场变身“防溺水小课堂”,队员们通过情景模拟、知识问答、急救演示等形式,将“六不准”等防溺水要点融入互动游戏。“遇到有人落水,我们不能自己跳下去,要大声呼救找大人!”一名学生举手说道。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掌握了自救互救技能,一张张安全承诺卡上的稚嫩签名,成为夏日里最坚实的防护网。

  实践不止于课堂,更在于长效赋能。当日下午,美术与设计学院与养小村村委举行座谈,就深化校地合作达成共识。双方计划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围绕“非遗工坊建设”“乡村美育基地打造”“特色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向展开合作,将学院的专业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希望用画笔为养小村添彩,让艺术点亮乡村未来。”学院带队老师的话语道出了实践团的初心。

  五日耕耘,硕果初显。从非遗传承的文化浸润,到安全守护的细致入微,再到校地协同的长远谋划,实践团用青春力量在养小村的土地上书写着“美育赋能、校地共生”的动人篇章,让“实干+温情+赋能”的青春答卷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愈发厚重。(文桢婷 丁娇)

  1. 上一篇: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三下乡”活动第三天:用艺术点亮乡村,用行动温暖民心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