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黔东南州“五好”网络文明成果分享活动和第二届互联网创见活动在州图书馆成功举办。作为全州网络文明实践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凝聚网络正能量为核心,助力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传承,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流量不应该是追逐的终点,而应是乡土情怀的起点。”来自榕江县的短视频创作者胡月,在分享其正能量短视频创作心得时这样阐述她的初心,“我的镜头始终对准侗寨的烟火日常、古老技艺与自然风光,希望让每一份关注,都成为理解这片土地的一个温暖注脚,一扇看见真实、立体、可爱黔东南的窗口。”

来自凯里市的杨从森,则讲述了蜡染品牌在数字时代重获新生的故事。“我们借助短视频与电商,让古老的蜡染技艺彻底‘活’了过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粉丝奔涌而来。” 这让他深信,网络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打造本土品牌不可或缺的“高速路”,让传统与现代完成了一场双向奔赴。

在分享环节,凯里市新媒体协会秘书长杨福秀、州网络人士联谊会会长范洪波等,聚焦于社会组织如何引导网络舆论、服务地方发展;贵州巴梭雅农电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静、贵州山呷呷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胜忠,分享了电商赋能农产品上行的创新模式;而从江县民族艺术团编剧杨宛灵、锦屏县平秋镇人大主席刘光远,则从文化传播与基层治理的视角,深入阐述了网络新媒体的多元社会价值。

此次活动集中展示了黔东南州网络文明的实践成果,也为推动网络文明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通过深入的分享交流,进一步激发了网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清朗网络空间建设、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黔东南州将持续深化网络文明实践,培育更多“好网民”“好故事”“好作品”“好平台”“好品牌”,推动网络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世艳 王金海 田如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