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谱华章—— 黔东南州建州66年农业发展成就综述
时间:2022-07-20 08:21:10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黔东南文明网    

  坚持奋斗齐富强,在过去的66年里,黔东南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过去的66年里,黔东南人民团结一致,砥砺前进,为打造农业稳定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献力。

  黔东南人民不忘初心,奋进坚定,走出了“稳发展”、“固人才”、“实目标”的三步坚实战略信心,农业产业兴旺,农民致富增收,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栩栩如生展现……

多元能力步步提 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产业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伴随着黔东南自治州成长的足迹,“敢于担当、勇于争先”的苗侗儿女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农业奇迹,特别是黔东南经济转型以来,伴随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不断改变。

  1949年,黔东南粮食总产量只有41.19万吨,平均亩产162公斤;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1.30亿元,人均仅82元。

  而到2015年,全州农业总产值突破270亿元,分别是1956年2.89亿元、1978年4.54亿元的93.5倍和59.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94元,比2010年增加3916元,增速连续几年位居全省第一。

  短短几十年间,黔东南农业迅猛发展,这与党委政府的积极探索和劳动人民的勤奋耕耘分不开,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低效生产向高效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化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如今,我州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带动下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模型的牵动下,2022年1-6月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66亿元,同比增长6.1%。重要农产品保供质量与效率稳步提升,全州蔬菜种植面积161.567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4.556万亩(亿棒),生猪出栏117.35万头,牛羊出栏24万头(只),家禽出栏1812.74万羽,中药材种植面积129.62万亩,茶园面积66.92万亩,果园投产面积97.8万亩,林下经济种养产业利用森林面积132.21万亩,稻鱼综合种养完成推广面积31.12万亩,其中示范面积2.65万亩。

科技赋能让现代农业更基层、更自信

  科技赋能农业工程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发展,走出了一条更基层、更自信的个性化道路。

  机械化生产水平结合自动化与良种技术共力投入,高标准发展。农产品质量严格把关,深入推进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和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整治。多角度、多维度、多方面稳定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质量,激活综合提升,激发内生动力。全州水稻钵体育秧、马铃薯大垄双行规范化播种等技术推广面进一步扩大,走在全省前列;全省首个“无人农场”在我州率先启动。

  2022年以来,通过政府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农机合作服务主体,整合农业产业项目,鼓励农户带机具入股等方式整合区域现有农机具资源,优先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农机租赁、代耕代种代收等全程服务作业,形成了以服务粮油为主、优势特色产业为辅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

  全州扶持的6个县市农机专业合作社(麻江县、三穗县、锦屏县、黎平县、剑河县、天柱县),完成水稻机耕面积3.11万亩,实现收入430余万元;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2.27万亩,实现收入370余万元,减除成本后,合作社可实现利润分红160余万元。黎平县“菜单式”服务和“全程化”服务在202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已延伸至各类农业产业发展中,全县共有50000户农户选择了“菜单式”托管服务、4000余户农户选择“全程化”托管服务,亩均收入2400元,亩均增收300元以上。据了解,2022年上半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9%。

立足资源禀赋 品牌强农取得突出成效

  这些年来,黔东南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做优做强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我州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

  品牌强农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依托“苗侗山珍”区域性公共品牌,我州打造了麻江蓝莓、雷公山茶、天柱茶油、凯里酸汤、三穗鸭等农产品品牌,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

  继续依托“苗侗山珍”区域性公共品牌,结合黔东南的农耕文化深入挖掘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打造新的农产品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创响一批“老字号”农产品、“土特”农产品,走品牌强农之路。

  66年来,黔东南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从曾经的历尽沧桑穷山僻壤到如今的生态之州,从昔日吃返销粮到现在成为全国重要的有机生态食品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聚才引智 推动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人才。 要想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环境,就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扶持好一批高质量涉农经营主体。

  今年以来,开展农民培训4万人次,其中高素质农民培训2800人次。人才优质,创业创新的背后,是吸引人才落户、给予发展前景与就业弹性空间的相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政策的落实和提升。

  近年来,黔东南州整体农村形象风貌的提升、就业人口积极政策的推广,人文精神的关怀底色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长久发展、不断前进的第一资源保障。

  黔东南州农业现代化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州委1号文件和州政府工作报告等部署要求,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黔府发〔2022〕7号文件机遇,围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不负时光,守望基层,在沃野之上高歌,展望未来,满怀期待和希望,黔东南人用实干务实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新华章。(记者 王娅琳)

  1. 上一篇:我州“大讲堂+小课堂”复合淬炼巡察利剑
  2. 下一篇:黔东南: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旱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