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枝头竞芬芳——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综述
时间:2023-03-10 09:54:56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黔东南文明网    

  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居住着苗、侗、水、布依等民族,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大观园和生态文化博物馆。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团结印记熠熠生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犹如一朵朵绚烂之花,在黔东南的历史进程中绽放着绚丽光彩。

  近日,黔东南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贵州省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全国仅通过验收的5个实验区之一。

  对黔东南而言,这是挑战,更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黔东南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诸多美誉。黔东南非遗文化更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国内外传播中崭露头角,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贵州和黔东南民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州在非遗保护工作上蹄疾步稳,保护成果丰硕璀璨,不仅开创了非遗在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许多创建过程中的方法和措施也为全国各地提供了推广经验。

  自设立实验区以来,我州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创新“非遗+”融合发展模式,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数据显示,实验区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地州市前列;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97处、州级54处、县级913处,国家文物局备案博物馆29家,珍贵馆藏文物629件(套),10个苗族村寨和12个侗族村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这些宝贵资源,是黔东南历史文化的足迹,更是黔东南文化的“根”和“魂”,成为推动黔东南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

  与此同时,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侗族刺绣、苗族蜡染、苗族银饰……这些丰富多样、具有黔东南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被国内外的观众和游客熟知,也让大众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迷人魅力。

  如何让传统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我州坚持守正创新,在促进研学旅游体验、利用“非遗+”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综合保护、让非遗保护植入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为了让黔东南的非遗如繁星般薪火相传,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州通过对非遗项目的集中连片整体性保护,更好地保护非遗存续空间,优化文化生态。通过“非遗+”来加强保护传承发展,如“非遗+乡村”“非遗+研培”“非遗+旅游”“非遗+红色文化”,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的“出圈”,也让越来越多非遗作品融入时代气息、走进日常生活,热烈地传承下去。

  实验区依托非遗传习基地、传习中心(所)、扶贫就业工坊、特色街区等场所空间,加强非遗研学游、体验游,推出“魅力黔东南多彩非遗体验走廊”、“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和“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等活动。

  据了解,2020年黔东南侗族非遗深度体验游入选全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充分发挥了非遗旅游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十三五”期间,实验区累计接待游客4.83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0.55亿元,其中,非遗旅游占比50%以上,非遗已成为实验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优势。

  一花一草,皆可入画,每一件非遗作品,都浓缩着黔东南人民对艰辛岁月的深切回眸及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在我州各大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内,“指尖技艺”已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助力搬迁群众致富增收,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据统计,我州整合资金5000多万元,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组建40余支非遗传承队伍,建成一批芦笙场、乡愁馆、非遗展示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支持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和民族工艺品加工销售,真正实现文化惠民。(记者 陈雪村)

  1. 上一篇:人情减负——文明加分黔东南“合约食堂”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2. 下一篇:厚植绿色底色 提升生态颜值——黔东南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