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高效—— 黔东南州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发展走笔
时间:2024-05-14 12:05:43    来源:黔东南日报    

  初夏时节,正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

  近日,在麻江县贤昌镇水稻钵盘育苗基地,机械轰鸣,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有的在铲土、有的在放育秧盘、有的在放水稻种子、有的在捡盘子、有的在装车,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大哥,抬完这些了,就去田里头摆放哈。”“伯妈,你的这个盘子一定要交叉放,这样才不容易卡机……”麻江县富锌硒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叮嘱流水线上的工人。

  “我家今年定了3亩(1亩=0.0667公顷)多的水稻秧苗,娃娃常年在外面打工,现在村里头有机器帮忙育秧,我们只管打田好就行,等秧苗大了直接拿来栽,再也不需要去田头弯腰点小秧苗了。”新场村牛厂组70多岁的罗泽阶几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如今,在村里也已经有了新的育秧方式,这让乡亲们很高兴。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的易发频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出现,贤昌镇党委政府超前谋划、科学部署,扎实推进优质水稻育苗工作。同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的模式,通过企业负责育秧、村合作社负责管理的合作方式,扎实做好春季水稻育秧工作,全面筑牢粮食安全保障线。

  5月7日,记者来到镇远县江古镇江古村洞尾坝区,只见农机人员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阵阵轰鸣后,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被插入了水田中,轻柔地在风中摇摆。而一旁的农户正忙着从三轮车上卸秧苗、运秧苗、装秧苗,农田中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江古镇牢牢抓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为培育高标准机插秧苗,该镇在4月份时就采用钵盘育苗技术育苗2万盘,可供800亩水稻种植,如今田里的秧苗已经可以移栽。

  “现在几乎是机械化作业,一台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20亩,我们这五台插秧机同步开展工作,节省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效率,插秧也更加均匀,便于后期管理。”江古村村委会副主任彭春华告诉记者,入春以来,镇里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来指导村民春耕春播,这几天又来指导科学插秧技术。

  “江古镇作为农业大镇,始终将‘保粮食安全’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全镇种植水稻1.8万亩,镇里提供‘保姆式’服务,派人到各山塘水库和堰沟察看蓄水、引水、用水和排水情况,帮助农户解决翻耕、育种、灌溉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全镇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江古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陈湘洪说,该镇多措并举全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眼下,油菜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榕江县车江大坝油菜种植基地,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收割机不停在转动,一株株油菜被卷起送入收割台,完成收割、脱粒、分离、粉碎等工序,秸秆从机尾部打碎喷撒还田,油菜籽存放到储物箱内。农户们忙着装袋、搬运,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为规范油菜收割机械化作业,切实做好机收减损工作,榕江县农业农村局及时调配了6台油菜收割机,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利用一次性收割、两段式收割等机收减损技术,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今年我流转了350亩土地种植油菜,用收割机6天就收割完成了,节省时间和成本,也避免油菜籽撒落,降低损失。”榕江县幸福家庭农场负责人姚本仙说,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

  如今,随着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各种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向黔东南大地的乡间沃野,智慧农业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跑出了“加速度”,释放农村生产新活力。

  1. 上一篇:黔东南州多举措筑实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2. 下一篇: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圆满收官——黔东南州工匠张桂英荣获“最佳人气奖”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