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富民兴村新活力
时间:2025-09-29 08:48:10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金秋时节,我州特色产业迎来丰收季。全州各地聚焦科技赋能、产业链延伸,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绘就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连日来,天柱县17.1万亩(1亩=0.0667公顷)水稻进入收获期,凤城、高酿等主产区内,收割机穿梭田间,一派繁忙丰收景象。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当地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无纺布钵体育苗、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技术覆盖面积超3万亩。

  “近几年,在农技特派员指导下,粮食产量逐年提升。去年试种的1.22亩,收稻谷1350公斤,今年能提高到1450公斤。”天柱县高酿镇种粮大户伍名美说。据天柱县农业农村局农推站站长唐康桐介绍,技术推广带动全县17.1万亩水稻种植,预计总产超9万吨,平均亩产达530公斤以上,较去年增长5%。

  在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的百合种植基地,丰收喜悦同样浓厚。今年该乡共发展百合种植407亩,涉及6个种植主体,稳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这次采收6吨百合,已被浙江客商订购,目前已采收约40亩。”湖南籍种植户刘运华已在此深耕百合产业5年,今年种植面积达90亩,他表示,去年建成的冷库解决了采收时间限制,从冷库直接供货,不用再担心白天黑夜采收的问题。

  黄平县新州镇白保村的“子弹头”朝天椒,以饱满色泽撑起农户“红火日子”。

  “今年种‘子弹头’辣椒30多亩,目前每亩已收1000多公斤,估计亩产平均超1500公斤。”村民吴文算了一笔账,按当前鲜椒每公斤4至5元的市场价,每亩产值能超6000元。

  而在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500余亩高山紫薯也开始迎来大丰收,近年来,台盘乡通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规模化发展紫薯种植。目前,全乡紫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余亩,成功带动186户农户参与其中,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

  从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作物,到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黔东南州围绕“土特产”做精文章。科技赋能、链条延伸、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让丰收成色更足,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世艳 顾婷英) 

  1. 上一篇:生态种植结硕果 多元发展促振兴—— 黔东南州特色产业丰收见闻
  2. 下一篇:贵州省第五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 在凯里市圆满收官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