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鉴馆藏”专栏邀您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主题场馆,一起“打卡”红色地标,“云鉴”红色馆藏,汲取奋进力量。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今天为您介绍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原状陈列展室——遵义会议会址。
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1935年1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于15日至17日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会议室在二楼,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面积27平方米。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住二楼,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等住一楼,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室设在一楼。
跨院是黔北民居四合院风格的建筑,坐东向西,由东屋、北屋、南屋、西屋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34平方米。主楼和跨院之间伸出一船形的楼房,原是柏家制作酱料及收晒豆子的晒房,遵义会议期间作为红军总司令部厨房使用。一局事务长姚国民、警卫班长潘开文等住在厨房楼上。以上展室长期以来作为原状陈列,向观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