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柱县高酿镇的青山绿水间,一抹抹温暖色彩交织成守护未成年人的坚实屏障:烈士陵园的“红色”传承信仰,“爱心妈妈”的“暖色”传递温情,“五老”队伍的“银辉”照亮前路,法治课堂的“湛蓝”筑牢防线。镇党委、政府以“四色”为笔,勾勒出“红心润魂、暖阳暖心、银辉护航、法蓝筑底”的未成年人保护新图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向阳生长,在守护中绽放青春光芒。
红色祭扫润童心,传承基因筑信仰。清明前夕,高酿镇组织辖区中小学100余名师生前往镇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寄哀思・赓续精神向未来”祭扫活动。学生们怀着崇敬之心,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致敬,聆听烈士生平事迹讲解,重温入团、入队誓词。活动中,老师们引导学生感悟先烈精神,厚植爱国情怀,让红色文化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养分。不少学生表示,将牢记历史使命,努力学习,争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爱心妈妈”暖民心,结对帮扶显温情。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高酿镇妇联牵头组建“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组织30余名巾帼志愿者与20余个家庭结成帮扶对子。近期,“爱心妈妈”们带着书包、文具等物资,深入村寨走访慰问,与孩子们亲切交流,了解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梳头、整理房间,开展心理疏导和情感陪伴。“爱心妈妈”周大姐说:“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让他们感受到妈妈般的温暖。”通过常态化帮扶,切实让特殊儿童在关爱中敞开心扉、健康成长。
“五老”关怀促成长,银发力量传薪火。高酿镇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政治优势、经验优势,组织20余名“五老”人员深入校园、村寨,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关心关爱活动。他们走进留守儿童家中,与孩子谈心交流,指导课业学习,讲述革命故事和家乡变迁;在校园里,担任课外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兴趣培养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五老”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使命担当,成为未成年人成长路上的贴心引路人。
法蓝课堂筑防线,安全意识入心间。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高酿镇组织法治副校长、派出所民警等开展“法润童心・护航成长”专题课堂。课堂上,法治副校长结合真实案例,围绕防校园欺凌、防溺水、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样的课堂很实用,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危险,保护自己。”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下一步,高酿镇将持续深化“党建+未保”工作模式,整合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实现信息共享、问题联处、服务联动。同时,探索“五老”关爱、志愿服务与“护苗行动”有机融合,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杨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