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治理工作,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好未成年人基本权益,永从镇积极探索未成年人保护路径,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让祖国的花朵向阳而生、快乐绽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聚焦责任落实,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执行力”。成立未成年人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打击防范涉未成年人犯罪等6个工作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小组分工职责亲自抓,妇联、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学校等业务部门具体抓工作落实,要求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凝聚合力、联动推进。同时,定期不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会、调度会等了解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重大、复杂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确保上级要求和本级安排部署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召开党委会、专题会、调度会12次,覆盖干部职工、学校师生200余人次。
二是聚焦宣传引导,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意识“传播力”。充分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村级广播、政务新媒体等媒介,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并通过走村入户、赶集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向未成年人监护人、学校师生等开展法治宣传,提升学校师生、家长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全面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今年以来,召开防校园欺凌、防性侵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册。
三是聚焦隐患整治,提升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聚合力”。一方面,组织消防队、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加强联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中小学对进出校园登记表、监控设施运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进行实地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或限期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组织对宾馆、出租房、夜市摊点等重点场所开展巡逻巡查和执法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接待、容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同时,持续加大“扫黄打非”力度,聚焦校园周边杂货店、超市等场所,全力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非法出版物等行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年以来,对各中小学开展实地检查8次,检查校园周边宾馆、出租房、夜市摊点、杂货店、超市等场所20余家。
四是聚焦关心关爱,提升传递党和政府关怀“亲和力”。充分发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爱心人士、志愿者等多方资源作用,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走访关爱行动,深入特殊未成年人家庭了解
情况、掌握信息,并在过程中对其父母或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确保监护责任落实到位。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信息排查工作3次,完成未成年人信息采集594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入户、电话走访200余人次,为2名孤儿按时发放每人每月150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帮助30名残疾未成年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特殊教育支持。(石承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