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锦屏县铜鼓镇以“传承历史文化 守护铜鼓记忆”为抓手,积极探索“一讲二宣三联动”工作新路径,推动文物保护由“单向发力”向“多维协同”转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局面。
建强讲解队伍,系统梳理文化记忆。铜鼓镇注重文化传承与人才培育相结合,系统推进本土文化挖掘与传播工作。一方面,组织乡贤和文化爱好者开展实地走访,通过绘制手稿、口述故事、翻阅典籍等形式,深入挖掘与整理铜鼓历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成立“青年讲解团”,以20—35岁的年轻干部为重点培养对象,利用课堂教学、定点讲解、遗址参观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铜鼓历史与文化。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讲解活动6场,覆盖群众300余人,有效推动文化记忆从“有形可见”向“深入人心”转变。
构建宣传矩阵,提升全民文保意识。铜鼓镇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百家群等方式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告知书。线下通过召开院坝会、“赶集日宣传”等形式开展面对面宣讲。近期累计举办院坝会3场,赶集日专题宣传活动1场,覆盖群众400余人次,发放资料200余份,群众对文物保护的知晓率和认同感显著增强。
健全联动机制,夯实文保工作基础。创新建立“县级统筹、乡镇协同、村组强化”的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凝聚文物保护合力。一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对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建筑进行登记报备,争取资源实施修缮保护,确保文物“留得住、看得着”;二是主动将历史文化资源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内容,推动空间发展惠及民生,文物保护惠及民心;三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让文物保护从“纸上”落到“地上”,成为村民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下一步,铜鼓镇将持续深化文物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推动历史文脉传承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与群众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深厚文化动力。(吴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