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德化乡:推进农村“四改”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4-12-11 10:34:46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以前天干气燥时,天天愁水,现在增加210立方米的高位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给水主管网、支管网,一拧水龙头清亮亮的水就涌来了,人饮消防用水均得到了保障,这‘水改’真是改到群众的心窝里了!”黎平县德化乡平养村安监员吴国宏乐不拢嘴地说道。

  平养村坐落在半山腰上,昔日,因地势险峻、土层薄难留水及水池少、水管老化等原因,干旱时节消防安全用水成难题。如今“水改”落地,蓄水量充裕,铺设的水管网延伸至家家户户,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村民们完全告别了愁水用的现象,心安了,日子跟着这股清泉,愈发甜润。


  “以往一碰上刮风下雨,村里电压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甚至停电,电器罢工、电灯频闪是常事,电路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成为大家的关急难事。‘电改’一来,农村电网全面升级,用电安全更有保障!”俾翁村支书夏志良欣慰地说道。


  “电改”后,线缆“增肌”加粗,变压器增设到位,老化电线下岗换新,隐患一键清零。现在,电磁炉、冰箱随心用,夜晚灯火通明,农产品加工厂机声隆隆。“电改”之光,稳稳护航,照亮了当地奔赴富裕的前行道路,璀璨未来,正徐徐铺展。

  走进培基村农户家中,厨房已旧貌换新颜。传统的土灶逐渐被节能炉灶取代,新的炉灶节能环保,厨房通风设施得到改善,农家厨房成温馨“食”光站,暖胃更暖心。


  “土灶换节能灶,厨房敞亮没烟了,做饭轻松,味道更好了!”杨大哥站在自家新厨房,喜滋滋地展示新炉灶。

  以往,德化乡简陋的旱厕是乡村环境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如今,一个个卫生厕所出现在农家小院,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配套建设的污水管网,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乡村的空气更加清新,环境更加宜人。

  “旱厕改卫生厕,污水管网一接,院子没味儿、村里空气都清新了,咱农村越来越像城里喽,空气还比城里好!”什里村石次丹大姐言语间满是自豪。往昔旱厕污染重、气味糟。“厕改”采用无害化技术,卫生厕入驻农家,配套管网集中处理污水,秽物变肥料,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文明乡风拂面来。

  德化乡锚定民生诉求,雕琢乡村品质,提振民众的精气神。目前全乡“水改”建成5个高位消防水池1050立方米,铺设消防给水主管网13204米、支管网2417米;实施农户“电改”396户,“厕改”农户1320户,“厨改”宣传动员182户。德化乡巧用“四改”妙笔,改善了民生,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吴华胜 姚进忠)

  1. 上一篇:锦屏县三江镇:电改“快马加鞭”群众安全用电
  2. 下一篇:镇远:把“文明范儿”装进“菜篮子”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