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榕江县车民街道以“全生命周期”为理念,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结合实践阵地资源特点和优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各领域,不断激活志愿服务新动能,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广泛开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民生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延伸便民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车民街道以服务阵地建设,促进志愿服务长效进行。以标准化、数字化、特色化为要求高标准建设新市民中心,打造集民族文化、图书阅览、文娱活动、儿童娱乐、老年服务、医疗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辖区2万余名搬迁新市民免费提供学习、娱乐、休闲、养老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充分满足搬迁新市民在文化、娱乐、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建成新市民中心、双阳馆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7个,中老年人及青少年活动功能室40余个。
车民街道成立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依托党员干部、乡贤力量、非遗传承人等力量配置“7+N”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充实扩大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党员带群众、青年带老年、邻里带亲情等方式,开展一系列接地气、贴民心、有实效的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通贴近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组建群众文艺队伍10余支,成立协会社团40余个,聘任社区监督员20余人,社工9名、志愿者200余名。
为深入贯彻“幼有所教,老有所归,老有所乐,其乐融榕”的理念,依托新市民活动中心、社区“夜校”“四点半课堂”“榕易谈”等平台,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围绕群众需求,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宣传、实事帮办代办、爱心理发、爱心托管、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扩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切实解决群众各种急难愁盼问题。一年多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200余次,完成发放爱心积分20万余分,参与户数9000余户。(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通讯员 吴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