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探索推进“厕污一体”的治理模式
时间:2025-03-25 08:57:49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近年来,凯里市因地制宜,以“小厕所”撬动“大民生”,通过系统性举措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质增效,形成了“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强化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实现协同共进。一是成立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四方会审”机制优化实施方案,明确各级部门责任,实行“问题督导、跟踪调度、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的工作制度,确保任务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二是规范‌资金支持与过程监管,通过‌设立财政奖补资金,实行“竣工一批、验收一批、奖补一批”的拨付模式,并制定《资金审批管理办法》规范使用流程,落实政策支持与组织保障有机统一,为农村“厕所革命”提供坚实的政策与组织后盾。

  强化技术支撑和模式创新,推动高效治理。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原则,灵活选择改厕模式。对畜禽粪污治理引入“同位发酵”“干湿分离”等技术,同步推进圈舍改造等。二是探索推进‌“厕污一体化”治理新模式,在下司镇瓮港村、万潮镇盐井村等村寨试点‌推广联户共建化粪池,结合“三格式化粪池+生态湿地”等技术模式,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显著提升了环境治理效能。

  强化技能培训与群众参与,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强化‌“首厕过关制”培训,采取示范引领,开展首厕建设培训,以“首厕达标”带动整村改厕质量提升,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有效提高厕所建设、管理和维护的水平。二是强化共建共享,在技术培训中融入群众参与的内容,如邀请群众代表、技术工匠等参与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三是创新培养“改厕明白人”和技术工匠创新机制,不断改进厕所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群众参与主动性,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如凯里市通过资源化利用形成“改厕-治污-增效”闭环,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凯里模式”。(潘仁福)

  1. 上一篇:黎平:“雨露”精准滴灌 助力乡村振兴
  2. 下一篇:心系群众,推进治理——锦屏县铜鼓镇收到来自异乡的点赞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