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好“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新要求,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着力破解城乡人居环境治理难题。连日来,天柱县以开展城区及周边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暨“百日攻坚”行动为媒,用统筹部署、条块结合、造景美颜、常态管理“四支笔”,书写城市文明建设“四幅图”,切实筑牢城市文明之“有形”与“无形”,为建设更加文明美丽宜居城市写下生动注脚。
起统筹部署之“笔”,制百日攻坚“作战图”
杂物乱堆、垃圾乱倒等乱象在郊区路边长出“异形草”、开出“异味花”,谁来管?天柱县以开展城区及周边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暨“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绘制攻克城区及周边管理缺乏长效化瓶颈问题的治理“蓝图”。从“确定作战规模和范围”处起笔,组织人员“撸起袖子、迈开步子”实地摸排我县进出城区、主次干道、校园周边等人居环境区域中“异花异草”问题。坚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征求职能部门、属地部门意见建议,精心制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从“制定部队编成和任务”处起笔,厘清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职责,推出十一项整治提升行动任务,围绕专项工作机制、部门职责要点、百日作战阶段重点内容,绘制百日攻坚“作战图”,建立“一图到底”瘦身模式。明确好城区及周边人居环境治理“谁来管”“管什么”,实现从“推诿扯皮”到“齐抓共管”的华丽蜕变。
抓条块合力之“笔”,答异花异草“治理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重在推动各级各部门求真务实、不折不扣抓落实。天柱县将全县17个乡镇(街道)、10余个职能部门划分为17个片区,开展条块结合治理。抓分块治理之“笔”,横向以县直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块,围绕17个片区和110个包保路段,以每月一次“全民清洁周”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生活垃圾等治理,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整治提升行动。抓条块结合之“笔”,纵向以景区景点、公园广场、农贸市场、商超农贸等点位为点,聚焦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等方面内容,加强部门与属地联动,协同发力,开展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异花异草”集中治理,共同描绘不文明行为“治理图”,奋力推动人居环境大提升。
执造景美颜之“笔”,添文明润心“美景图”
天柱县本着“与城市景观相结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原则,统筹协调公益广告整体布局,做到一处一风景,一景一文明,营造浓厚文明景观、扮靓城市一角。在道路两旁“执笔造景”,伫立各式各样大气精美的公益广告,在出行路上处处树立“好风光”;在公园广场“执笔造景”,增添城市绿地空间的文明味、人情味;在城市社区“执笔造景”,时刻提醒着群众“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圈出”社区和谐氛围。发挥公益广告弘扬正气、凝心聚力、扮靓城市的功能价值,打造城市公共空间“会说话”的风景线,让群众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行,引领群众自觉践行公序良俗入心入行。
着常态管理之“笔”,绘美丽天柱“长效图”
文明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民生工程,不是“一阵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形成“做在日常、抓在经常、落到实处”的工作常态。天柱县通过日常监测,常态化对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测,对发现的不文明行为,实行销号管理。注重日常监测与治理成效,面对反弹出现不文明行为 ,通过下发工作提示,推动各单位下足“绣花功”、耕好“责任田”。避免出现整治“一阵风”“毕其功于一役”,文明城市建设“歇一歇”“停一停”的做派,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切实筑牢城市文明之“有形”与“无形”。(县文明办 龙琴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