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汛为令 以民为先——黎平县水口镇党员干部“战汛”显担当
时间:2025-07-03 08:51:53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近期,水口镇遭遇持续强降雨,辖区多处道路、房屋、电杆及其他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面对严重灾情,水口镇党员干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战斗在一线,与时间赛跑,与汛情竞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彰显了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一、村寨里“鸣锣喊寨”的守夜人

  “要下雨了,大家记得检查电器电线,莫要使用大功率电器。”

  在水口镇美嫩村,村里的广播每天晚上8点准时响起安监员胡锋的声音,汛期以来,他始终关注着天气变化,每天晚上用都侗话通过广播向村民普及防汛知识,现在美嫩村的村民大多都知道面对强降雨时的注意事项。

  “每天晚上广播后,我们村‘两委’在寨子里面走一走,尤其是子女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在家的,是我们重点关注对象,每天都要去一趟。”美嫩村支书姚祖明说道,他带领着村“两委”,对全村房屋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代购生活物资,本轮强降雨结束后,他说:“我们村‘两委’两班倒持续关注雨势,也嘱咐村民们经常检查房屋安全,村里发生了一些房屋轻微受灾的情况,我们已经组织进行了转移,并安置在村委会里。”

  在本轮强降雨中,水口镇共45栋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口镇各村“两委”及党员干部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并进行安置,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房屋进行结构安全评估,灾后救助工作正在进行。

  二、隐患点“争分夺秒”的守护者

  水口镇有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1个风险斜坡,是本轮强降雨的重点关注区域,强降雨以来,水口镇组织镇、村干部秉持“雨情不停,队伍不撤”的信念驻守在各个隐患点,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预警线”。

  “贵州预警中心6月17日发布预警信号,未来6小时内水口镇将出现雷雨天气,可能伴有短时强降雨,有地质灾害点和风险斜坡的村要加强防范……”在收到县级发布的预警信息后,水口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党员干部奔赴地灾隐患点和风险斜坡第一线。

  “现在第一要务就是做好隐患点群众撤离的准备,同时做好隐患点的值守。”水口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祝艾华说,“目前每个隐患点都派驻了3-5名镇村干部进行值守,转移群众的车辆已经在待命。”

  18日凌晨,强降雨突然来袭,水口镇立即组织转移地灾隐患点和风险斜坡的群众,11户45人得到了妥善安置。

  本次强降雨持续5天,各隐患点值守人员坚守岗位,每隔两个小时报告一次关注隐患点的变化,经准确观测和现场测量,各隐患点数据均无异常。

  三、塌方处干群齐心的抢修者

  “岑夏往龙额方向塌方,道路不畅通”

  “东郎村至归双村道路有4处塌方,需要大型机械修复。”

  “河口村至金岩寨道路3处塌方,车辆无法通行。”

  “八劳村至务赧寨新增2处塌方,无法通车。”

  ……

  强降雨以来,水口镇通村公路出现了多处塌方,面对大型机械数量不足、塌方路段持续新增、沿线群众无法通行的情况,水口镇组织党员干部牵头,动员沿线村民一同开展塌方道路抢修工程。

  水口镇金抗村在本轮强降雨以来进村道路塌方数量较多,由于该村沿线属于重要路段,急需大型机械抢通沿线道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干立即带领党员、村民对出村塌方路段进行抢修。

  “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先保证道路一侧能够通车,群众出行不受影响,等机械过来后再全面清理。”截至目前,金抗村“两委”发动群众200人,抢通塌方4处。

  水口镇辖区主干道在本轮强降雨中共产生16处塌方,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大型机械、党员干部进行抢通,平均2小时内实现塌方道路全面畅通。

  四、漫水路“牵绳作桥”的摆渡人

  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让水口镇归双村通往外界的漫水桥被洪流所覆盖,配备的学生营养餐车无法到达归双村小学,面对该困境,归双村“两委”与学校教师当即决定,要克服一切困难为学生运送营养餐。

  “水已经漫过膝盖了,而且流动的水,让人在其间行走十分困难,非常危险。”归双村支书吴家元提到当时越过洪水的场面,仍心有余悸,他率先“过河”,带领党员干部、教师们小心翼翼地将营养餐在“两岸”中一趟又一趟运送,历经一个多小时,将物资全部安全运送到村。

  6月23日,是参加中考学生返家的日子,吴家元带领村“两委”,在漫水路值守,为返家学生提供便利。

  “先别过来,等我过去,水很大,你们站不稳。”吴家元看到有两名学生站在对面准备“过河”,当即大声喊停,他找了根竹竿作为支撑,小心走过对面。“你们拉紧竹竿,我走前面,你们跟住我。”

  就这样,吴家元顺利“摆渡”两名学生越过水流,视频发上网后,受到了网友们的一片赞誉。对此,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任何一名党员都会站出来,更何况我是村党支部书记,这是我的责任。”

  在此次强降雨中,水口镇归龙村村支书李元和面对因强降雨导致道路淹没车辆无法通行,及时组织人员护送老人过桥,第一时间到达医院进行了医治;三联村村“两委”组织人员到漫水路进行值守,劝阻要强行越过水流的村民……这一幕幕感人的瞬间,充分彰显了水口镇广大党员干部在面对困难时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使命担当。

  五、水源点“踏浪攻坚”的供保人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水口镇主要自来水取水点发生严重堵塞,全镇居民用水告急,险情就是命令!水口政府迅速响应,镇党委书记陆江勇带队,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抢修突击队,火速奔赴水源地。抢修现场环境恶劣,淤泥深厚,水流湍急,面对堆积的树枝、石块和厚重的淤泥,这群“踏浪攻坚”的供保人没有丝毫退缩。他们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有的不顾冰冷湍急的水流,徒手奋力清理堵塞物;有的操作简易工具,在泥泞中疏浚水道;有的组成传递链,高效协作搬运障碍。风雨中。汗水与雨水交织,泥浆裹满裤腿,但争分夺秒、保障供水的信念始终坚定。

  暴雨洗练初心,洪流映照忠诚。水口镇的党员干部们用自己的力量,在滔滔洪水中矗立起一座座冲不垮的“红色堤坝”,风雨终将过去,但这份坚守将永远持续。(文才刚 郑雨晴)

  1. 上一篇:锦屏县:聚焦“一老一小” 夯实民生根基
  2. 下一篇:超短裙苗寨蝶变记:榕江县两汪乡空申村“两清两改两治理”绘就振兴新图景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